返回第一百零七章 大唐皇帝(第1/2页)  玉雪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禁苑内响起了大铜锣的声音,这铜锣声厚重沉浑,并不清脆响亮,却可以传得很远,渭水两岸的熙攘的人群都可以清晰听到。

    伴随着铜锣声,禁苑的大门缓缓打开,四个人用红木杠肩扛着两面硕大的铜锣,率先走出大门。这是皇帝御用的大铜锣。铜锣旁各跟随一个人,双手中握着一个大木锤,用力抡起木锤,整齐地敲打着大铜锣,一共敲击了十三下。这是皇帝出行才能敲击的次数。

    喧闹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纷纷停下脚步,转身朝向禁苑大门的方向望去,人们知道大唐皇帝即将驾临。

    十三下铜锣敲击完毕,随即鼓乐喧天,演奏的正是皇帝出行的专用礼乐。

    随后出现的是六辆单匹白马的辂车,车上分别乘坐着万年县令、长安牧、太常卿、司徒、御史大夫和兵部尚书,这是皇帝銮驾的先导仪卫。

    他们身后两个白马骑兵手执白泽旗紧随其后,两个金吾折冲都尉各带一队长槊骑兵,在白泽旗的引导之下整齐地开出宫门,这是銮驾的清游队。

    两队清游队后面跟随着金吾大将军和金吾果毅将军,以及他们带领的重甲骑兵,这些重甲骑兵清一色黑马玄甲,手持横刀。同样披甲的战马步伐极其整齐划一,每次马蹄落地都几乎是同时着地。

    在重骑兵身后是并排六行的步甲队,步甲队个个身披铠甲左手持盾右手持刀。崭新的方盾和长刀,在阳光下发出刺眼的寒光。

    后面是一面朱雀大旗,引导着分成两排的十二面龙旗压阵而出,这便是皇帝銮驾的导驾仪仗。

    全部导驾仪仗开出宫门以后,稍稍间隔了一段距离,引驾仪仗开始出现。

    作为前导是弓箭骑兵,共分为十二排,每排两人。他们身后是庞大的皇家礼乐队,各种鼓乐不胜枚举,一边行进一边演奏庄严宏大的皇家礼乐。

    分列于左右的青龙旗、白虎旗出现之后,便是朝廷的文武官员,按文武官职分成两队,文官驾车,武官骑马缓缓而出。

    在引驾仪仗之后,又间隔了一段距离,由九队禁卫军护卫的皇帝銮驾终于出现了。六匹白马拉乘的玉辇由太仆卿驾驭,玉辇两侧各有左卫大将军和右卫大将军护驾随行。华盖下皇帝端坐在玉辇的龙椅之上。由于距离较远,河堤上的人群根本就无法看清这位大唐皇帝的面容。

    銮驾后面是由两队禁卫骑兵护卫的皇后及嫔妃的风辇,大群的宫女太监紧随其后。

    最后出现的是玄武大旗带领的大队朴刀队,这是唐军的步兵精锐。他们与前面的千余人,组成了皇帝出行的庞大仪仗队伍。

    这并不是皇帝的大驾出行,而只是比法架还要低的架出行而已。但这已经足够震惊这些好久没有见过皇帝出行的老百姓了,大唐皇帝李渊自攻入长安,登基称帝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御驾出宫。

    ……

    一阵号角声响过,一个司礼太监,站在御用大棚前,扯着公哑嗓高声喊道:“大唐皇帝陛下驾到!……百官及臣民叩拜!……”

    皇帝走到御用大棚高台上的最前面,王公、百官,后宫后妃。仪仗军队、齐刷刷跪倒行三拜九叩大礼。三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远处的百姓一见,纷纷跪倒磕头,没有一个胆敢立而不跪,这是诛九族的大罪,不会有人胆大到如此地步。

    接下来,又是一阵鼓乐喧天,皇帝回到御用大棚的御座上缓缓坐下。御用大棚上伴架的太子、后妃以及其他凉棚的王公、大臣才纷纷落座。

    司礼太监手捧皇帝诏书,大声宣诏:“奉天承运,大唐皇帝诏曰:吾大唐,世为关陇望族,兢兢业业不敢有负皇恩,欺诈黎民,力求造福一方,才微得民望!怎奈炀帝荒淫无道,无视百姓涂炭,以致天下大乱。朕实无奈,兴兵于太原,欲匡扶隋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