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清明(第1/1页)  准圣归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

    说到清明节就不得不提到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也是中国四大“鬼节”之一。大家要上坟祭祀先人。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刘舟一家人拿着锄头,一是要将山上的一些杂树除掉,二来每年都要给已逝的先人坟上添土。这时候几个男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缅怀先人,听父母说起他们那个时代的不易,感受我们生活的幸福。舅舅还告诉妹妹,一定要记住这些仪式,是我们不断传承的记忆。

    山坡上还有一种我们小时候的欢乐记忆‘羊奶奶’别名胡颓子、幽谷巨人、半春子、甜棒槌、雀儿酥、,白绿叶,常绿竖立小灌木,高约两米,每年10-11月开花,翌年4-5月结果,又称天青地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果熟时味甜可食。根、叶、果实均供药用。羊奶奶为大型常绿灌木,株高可达4,侧枝稠密并向外围扩展,枝条上有刺,小枝褐色,上面被有很厚的银白色鳞片。’看着还是青涩的果子,摘一个仍在嘴里,好麻的感觉,但仍有小时候的味道。

    div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