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前仆后继(第1/5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买臣的擅长领域是《春秋》,他本人是会稽人,对《楚辞》也有研究,就是靠这两点,得到刘彻认可的。

    就现在的观点来看,字数少的诗词,更容易让人铭记。诗词主要传达的是一种意境,让人感同身受。

    我们经常碰见一种情况,不知道怎么描述清楚眼前的景致。但是诗人能,写的言简意赅。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大家耳熟能详,文辞优美押韵,最后两句意境悠远,所以尽皆称道。

    然而,诗词的大意都清楚,可是逐字逐句来看,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什么是“欲饮琵琶”?

    琵琶究竟是乐器,还是能吃的枇杷,这解释就不同了。

    陶渊明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都深以为然,觉得懂得意思就好,干嘛逐字逐句的较真,也许作者只是为了押韵,才这么说的。

    所以常说,教然后知不足。你教人,就要自己清楚,也就注意到以往没有看到的地方,进而深思。

    比如常说的半本《治天下》,人家虽然看了半本,可是揣摩的多啊,浅尝辄止怎么比得了呢?

    比如你教《论语》,弟子带着五条肉干来了,指着书说,孔子云,带了五条肉干来求教的,我都尽心辅导。孔子都这样,老师你也拿五条肉干当学费吧。

    老师当然不愿意,可是不愿意也要引经据典,用孔子的话为自己辩白。

    老师:你哪里来的?

    学生:我家山东,一千多里呢?

    老师:家中有父母吗?

    学生:有啊。

    老师: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我不能收你为徒弟,你带着肉干回到你家里,在附近求学吧。出门右转,恕不远送。

    读过和读通透,完全是两种概念,切勿混淆。

    古代典籍中,化用了很多典故,不单单是尧舜禹汤,还有民间传说。刘彻读《楚辞》,那时候又没有白话文的,难免碰见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那就只好问老师了。

    朱买臣读书,为何五十岁前成就不了功名呢?

    因为在他的前半生中,并没有将书中的精髓读通透,只是认为懂了。

    好比自认为复习好了,可是一旦考试,发现总有不理解的地方,那就只好回头再练。

    等做完十套卷子,发现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你,这时你才算明白了。

    所以历来能够扬名的,而且不是昙花一现的,多半是姜子牙、公孙弘一样,将书吃透了,对人情世故很明了,没人骗得了。

    你入朝之后,跟人聊天,就能知道他本事如何,用在哪里好。知人善任,自然就能当好丞相,否则光是不靠谱的下属就够你喝一壶了。

    公元前110年,东越国王余善称帝,攻打汉朝的县城武林、白沙、梅岭,杀死地方官员。

    此时距离东越国归顺,已经过了三十年,正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时候。

    东越国虽然归顺,汉朝却并非完全吸收的,而是将他们安置在一个地方。东越国王依旧管理自己的臣民,平日里也就和汉朝的外派官吏沟通,节假日送点贺礼给皇帝庆祝一下。

    然而东越和汉朝自然习俗不同,容易碰撞出火花。汉朝派遣的官吏,也未必是什么清如水、明如镜的人,总是会有矛盾的。

    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肯定会有骚乱,区别在于规模大小而已。

    当初赵武灵王招纳胡人,东胡、林烦投降,可是降而后叛,于是国王被杀,这才安宁。

    招纳,叛乱,平定,归顺。

    这是有迹可循的,但是有一点不变——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