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在劫难逃(第1/5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砧板上的鱼。

    鱼:是不是所有的鱼,都将被杀。

    刀:并不是,有许多鱼自由自在的活了一生。

    ……

    鱼:我以为我能善始善终的。

    刀:你长得这么肥硕,不应该有这种天真的念头。

    ……

    鱼:回顾这一生,碌碌无为,好可惜。

    刀:把你放回去,你就有作为了?

    ……

    鱼:回顾这一生,依旧碌碌无为。

    刀:幸亏你被抓了,否则你连这份愧疚心都没有。

    常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在长安的太子,可谓是日日担惊受怕,谨小慎微,生怕江充这人掉转刀口向自己。

    太子怕的不是江充,而是刘彻。

    但在太子眼中,江充就是刘彻的代表,他的举动多半是刘彻授意的。

    从性格上讲,太子是老实性格,不喜欢生事,没刘彻那么霸气和绝情,从历史上找原型的话,大致就是晋国太子申生,秦国公子扶苏。

    当然,太子刘据本人是想当重耳的,厚德载物嘛。

    他和老爹的关系,可谓复杂。

    公元前128年,他出生,刘彻高兴地要死,我有儿子了。

    公元前122年,他七岁,刘彻点点头,可以当太子了。

    当了太子,就是国之储君,意义非同一般。

    当初秦国法律严格吧,商鞅酷吏吧,可太子犯了错,怎么着也不能给太子上刑啊,于是太子太傅等人挨个躺枪。

    刘据当了太子,刘彻选太傅,选中了前丞相石奋的小儿子石庆,后来又选了庄青翟、石庆儿子石德、赵周、周勃子孙周建德,还有商人出身的投机商人卜式。

    庄青翟、赵周等人都当过丞相,下场却不好,不过算得上全明星阵容。

    刘据成年后,刘彻为儿子建了博望苑,希望他能子承父志,多多锻炼自己学识本事。

    刘彻十六岁当天子,一路走过来,对年轻人的心思门清。他年轻时总想着打匈奴,所以和卫青等人骑射,操练战法,算是很有进取心,所以也想儿子和自己一样。

    可是形势转变了。

    刘据还没出生时,舅舅卫青已经扬威域外了,所以感受不到匈奴的压迫,反而觉得老爹太喜欢打仗了。

    刘据相当于军委大院里出身的,大表哥霍去病,大司马,舅舅大将军,姨夫公孙贺将军,这种熏陶下,依旧没有将刘据改变成好战的人,可见此人本性是有侠义之心的。

    强了就去抢,这是匈奴。

    强却去主持公道,维护弱者,这是仁德。

    刘据从小被教育的,就是当一个仁君。

    随着刘据的成长,刘彻也对刘据的喜爱也少了,子不类父,你能怎么办?

    有本事的父亲,都希望儿子像自己。李世民夸蜀王李恪,说英果类我,哎呀,跟尼玛我年轻时候一模一样,这绝对是帝王对儿子最高的赞誉了。

    不过,刘彻对刘据,还是很有感情的,长子就不说了,人家孝顺啊。

    学做仁君的,能不孝顺吗?

    刘彻是人精,玩惯了心眼,可太子对自己一片赤诚,虽然不会说话,可是贵在心好,有自己。

    刘彻知道,这个儿子会一直孝顺自己,你说能不关心太子嘛。

    刘彻喜欢巡游,又是登泰山封禅又是如何,于是就留太子监国,有事你先看着办,大事向我请教。

    这大致是试运行了。儿子学骑自行车,总看我骑是不行的,你自己试试,老爹在旁看着,快倒了扶一把。

    刘据做的不能说让刘彻很满意。

    刘据这人能体谅别人的痛苦,遇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