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第2/3页)  当代孔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秀的,非凡的,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站起来的中华民族,他向往的是30年奋起直追的心态,而更加崇尚的是国富民强,精神更强。

    但眼下的精神层次貌似是出了一些问题的,所以他想去寻这一条路,是思想核心的“儒”出了问题呢,还是教育方式的问题,眼下贪腐大家都能平淡视之了,再退一步,不就是万丈悬崖的草菅人命了么!恐怕那时!!!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学校那么多,我想去瞅瞅!

    十国语言不是白学的,他从大一一进校门,发现不对,就开始计划游学的内容了,选择方向上更是以“大国”“发达国家”“文明国家”为主。

    师夷长技以制夷。

    既然华国拿不到诺贝尔奖,在创新层次上突破不足,他就想取取经,做点事。

    这方面,他的调研可谓深刻了,诺贝尔奖——华裔,华裔,华裔,每每新闻出现这两个字的时候,孔逸晨都在想为什么要在自己脸上贴金呢?

    华裔又能怎样,上数3辈是中国出生又能怎样?为什么不看一下,他受的教育是怎样的呢?他从小是在哪里长大的呢?

    有时真的想笑,从“华裔”二字上找所谓的心里安慰,你不如这样去找“上数200年,美国人的祖先都是英国人,呵,真的有意思吗,自尊和自信是别人给的吗?”

    华裔!

    这番话讲的多了,其实也罢,不过是孔逸晨的自苦而已。

    ……

    ……

    此时,他自改其名为“孔先森”,先是励志,然后自勉,接下来开始游学之路。

    苦读是不必的,孔逸晨的脑子里自小就没有苦读两个字的,但世面是必须要见的,他这个年龄最想要明白的事情就是——为什么现在国花不香野花香,为什么创新这件事总是发生在国外,他很想究其根源,因而即使他现在就可以做到某些事,却也没有现在就选择去做。

    这是他人生最大的一个幸运,也是极其重要的选择,当然,此后些许年,他才会知道这样的选择对他的人生来讲是多么重要,他是多么幸运脑中有那一闪而过的灵光,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没有那些经历,充其量他也不过是个有buff加成,有先祖遗泽的校长而已。

    可现在不同了!

    第一站,燕京。清华是要去的,燕大也是要去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新中华的思辨起源之地,必须要走这样一遭,也是看看国内大学最后一块阵地丢失了没有。

    第二站,韩国。去韩国能学到什么,泡菜?不知道!可依旧想去看看,总是听闻“韩国人”的思想里依旧认为“中国”曾经把他们的国家当成殖民地,哦?好像的确是这样。

    第三站,曰本,这个国家动画,高科技似乎都很精尖,而且传统风味很足,听说主要原因在于这个国家对教育很重视,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培养孩子的理念。

    第四站,美国。美国人很自信,好像还追求自由,民主,貌似抱负还很远大,教育更是有一句名言,不看,看终点,持怀疑态度。

    第五站,英国。早想见见传说中的绅士,是不是真的那样“贵族”。剑桥的路好不好走,牛津的夕阳红不红。

    第六站,西班牙,这个国家有意思,虽然小,可却雄霸过欧洲,要游游。

    第七站,俄国,第八站,德国,第九站……

    印度?嗯?文明古国!!!想一想……

    他的计划,就这样写了下来,他想自己肯定会像苦行僧一般走下去,他在脑海里对自己说“博采众长”方是王道,你是要为华夏立“新学”的人,你不坚持,你不配姓孔!

    背着包,他出发了!

    对不起,这不是旅游计划,是求学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