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王昌龄洛阳的亲戚(第2/3页)  大唐诗家夫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于枸杞子有强健筋骨延年益寿的功能,于是把它叫着“长寿鱼”。刘秀吃了以后,果然觉得精神倍加,疲倦消失。于是光武帝就经常食用“长寿鱼”,从此光武帝身体健康起来。后来这道“长寿鱼”传入民间,成为洛阳的一道名菜。

    “我说王,听说大诗人王勃是你的本家爷爷?”

    “是的。我们太原王氏主要有晋阳王氏和祁县王氏两大房支,晋阳王氏主要有大房、二房、三房或四房、王济后裔、中山王氏等分支。祁县王氏主要有王秉支、乌丸支、文中子支、王玄起支、王忠嗣支以及河东王氏等分支。我家属于晋阳王氏长房。王勃跟我爷爷是同曾祖父的堂兄弟,年纪比我爷爷还要十来岁,要是他现在还活着,还只有五十八岁。”

    “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呀!”

    “人生不在活多久,重要的是事业成就,你王勃爷爷虽然只活了二十七岁,但是却成为‘初唐四杰’之首,名垂青史呀。”

    话题转到生计方面,二外公问:“王,你们家也在京都经营一些生意吧?”

    “说起来,当年我爷爷在灞上芷阳村买下那块地皮,从太原搬家到芷阳村,目的也是觉得那里跟西京长安很近,到时候可以进长安经营一些生意。我的祖上在太原也是经营生意的。但是后来我爷爷发现在灞上一带经营田产也很有前途,所以就把注意力转向了经营田产,还好,我爷爷居然在灞上有了一些根基,经营规模逐年扩大。经过我爹这一代的继续发展,现在已经成了灞上一带有名气的一家。”

    “王在家也帮助你爹做些事吧?”

    “说起来惭愧,自己虽然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但是自己对那些经营田产的事情却是一窍不通,因为我从就被爷爷惯着,不让我做那些事情。爷爷常常对我说,经营田产没出息,应该读书,求取功名,像王勃爷爷那样,当大诗人。”

    “现在看起来,你王就是当诗人的料子,你爷爷还真的有眼力。”

    “听说外公家在东都经营房产?”

    “王呀,你外公家祖祖辈辈都没眼光,只知道赚钱谋生计,不知道让孩子读书求功名。结果呢?家产倒是有一点,但是却没有一个有出息的子孙来光耀门第,王你看看,要是在正房的中堂上挂著‘登科及第’四字,那才有气派呢,可惜没有。”

    “不是也挂著‘书香门第’的匾额吗?”

    “傻孩子,你知道这‘书香门第’跟‘登科及第’相隔有多远吗?世上的‘书香门第’随处可见,但是‘登科及第’的人家却如凤毛麟角,少得可怜呀。况且,要真正挂上‘书香门第’也不容易,谁不会自吹?读了几句‘之乎者也’,写写对联,给邻居写写书信借据等实用文书,于是就在堂屋门口挂上‘书香门第’的匾额,虽然别人不讥笑你,自己想想也好笑。”

    “爷爷,我长大了要考状元,为我们樊家光宗耀祖!”

    “旺儿有志气,将来呀,我们旺儿就是要让我们樊家兴旺!”

    “不过话说回来,这经营房产业也不赖,尤其在东都这样繁华都市,如果能够拥有一份房产,世世代代也就……”

    “对呀,王你听我说,这东都城里的房产生意也真的是谋生的好门道,生意好做。王我给你说,这洛阳城内东市南市北市三个巨大的商业市场,一百一十三坊,你只要在其中任何一个坊占有一家门面,你就算得巨富了。这天下之大,富人多着哪!”

    正当大家在谈论生意经的时候,旺儿拿着一个本子来到爷爷身边,把手里的本子对着大家晃晃说:“你们看,这是什么?”

    “是什么?给叔叔看看。”

    旺儿把嘴巴合着大叔耳朵:“表姐夫的诗集。”

    旺儿的话虽然说得轻,但是大家都听到了。于是有几个人同时说:“还不快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