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姜女庙的奇怪对联(第2/3页)  大唐诗家夫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长长长消。”

    五师生反反复复琢磨,但是总觉得这对联不好念,上联一连七个“朝”,下联一连七个“长”,怎么念呢?薛家兄弟不停地问王大哥,但是王大哥也不吭声,弄得四兄弟干着急。老四说:“王大哥,要我看,这幅对联是一个说话口吃的人写的,实际上就是‘海水朝落;浮云长消。’不过那个‘朝’写错了,应该是三点水的‘潮’。”薛龙薛虎和薛豹都说没那么简单,这么一个闻名于世的建筑,不可能按照口吃的念法来念这幅对联,更不会写错字了。这时候王昌龄终于开口了:“薛家兄弟,让我王大哥来念一念试试,也不一定是对的,几位兄弟参考参考。”

    “王大哥快念!”

    王昌龄缓缓念道: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四兄弟接着念了一遍,不过还是不太理解。王昌龄解释说,上联中,把第二个和第五个“朝”看成三点水的“潮”,把其他几个“朝”看着“朝气勃勃”的“朝”。

    王昌龄这么一提示,薛家兄弟纷纷说:“对了,有意思了。海水早上涨潮,每天早上涨潮,涨潮以后接着潮水又退了。有意思有意思!但是下联……”

    “下联只要把‘长’字读成不同的音或者用同音字就有意思了,比如把‘长’看着‘常常’的‘常’,把‘长’看着‘消长’的‘长’。”

    王昌龄这么一提示,四兄弟恍然大悟,原来这幅对联就在于及其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字。王昌龄说:“你们四兄弟再琢磨琢磨,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这一下,薛家兄弟兴趣来了: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好啦好啦,大家如果再琢磨,可能还有不同的读法,这说明我们大中华文字的变化是无穷的。博大精深呀。”

    看了姜女庙,五师生又回到了榆关镇。王昌龄决定,明天过临渝关去那边看看,据说营州那边也有不少古迹,既然来到了临渝关,不过去看看,也许会留下遗憾。

    第二天,王昌龄师生五人过了临渝关,向着营州方向进发。

    营州在战国时期属燕国,秦属辽东郡。三国时称营州为辽口,东晋时叫历林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营州地区先后被汉族的公孙政权、鲜卑族的慕容政权和高句丽政权统治过。

    出临渝关后,五师生遇到的第一座古城是柳城。说起来,这柳城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古以来,就与中原文化和中央政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据有关史料记载,远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殷商时代,柳城属孤竹国地。西周为燕北部山戎徒河地。战国属辽西郡地。秦统一六国后,柳城隶属幽州。东汉末年,境地被乌桓所据。建安十二年曹操率军大破乌桓和柳城,境地被收复。南北朝时,属北魏营州柳城县。

    由于这里处于渤海西岸,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圣地,是集城、泉、山、海、岛于一体的优秀旅游城市。

    古老的柳城已经出现在五师生的面前,一眼看去,古城略呈正方形,高达两丈六七的城墙顶上分布着垛口。城门上还修筑高耸的箭楼。眨眼间,五师生来到城门口,城门上方,用隶书阳雕“延辉门”三个大字,笔力古朴刚劲。两边一副对联:

    “东吞渤海千顷浪;西连安兴万年松。”

    五师生进了城,王昌龄注意到,城门内侧沿城墙还修有蹬道。五师生沿着一条铺满青石板的街道向前走,从路牌看出,这条街道叫延辉街。忽然街道左侧耸立着一座建筑,题名“祖氏石坊”,五师生有点讶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