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王昌龄在鲁城亲见了煮盐(第2/3页)  大唐诗家夫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国境。按照当时诸侯相送不出境的礼制,齐桓公便把鲁城一带割让给燕国。

    战国时期,各国不断发生战争。齐威王二十四年,齐国军队攻取燕国十城,鲁城一带又属齐国。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中国,鲁城一带属秦国钜鹿郡上谷地。西汉王朝建立后,于汉高祖五年在鲁城建起县城,即东平舒县。据《水经注》记载,鲁城县一带百姓都是以用海水煮海盐为业,果然,王昌龄师生注意到,在驿道上有来来往往的马车都装载着满车的盐,驿道两旁的乡村,到处都是一片炊烟袅袅,海滩上,人们用拖车拖着水桶,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

    鲁城到了,只见城垣基本成方形,东西南北城墙都在一里路左右,作为县城是相当可观的城池。五师生来到城门口,城门上方,阳雕“鲁北盐城”四字。五师生进城,只见街道上到处是盐车,地面上也到处洒满盐沫。很明显,街道两旁的居民,家家户户都是以经营盐业发财。五师生感觉到,现在是真正到了一个盐的世界。

    王昌龄师生对煮盐产生了兴趣,由于从就天天离不开盐,但是却不知道盐是从哪里来的,现在有机会亲眼看一看煮盐,自然有一种新鲜感。王昌龄师生决定,明天去城郊乡间去看看乡民怎么样煮盐。

    五师生在“盐王街”的“盐城客栈”住了下来。吃了晚饭,洗漱了,早早进房歇息。由于还没有睡意,王昌龄就给薛家兄弟讲一些关于盐的生意。

    “你们听说过关于‘盐宗’的神话吗?”王昌龄问薛家兄弟。

    “没听说。怎么?还有‘盐宗’?”

    “是的。《淮南子道应训》载:‘昔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路史后纪四》注云:‘宿沙氏煮盐之神,谓之盐宗,尊之也。’《山堂肆考》羽集二卷‘煮海’条云:‘宿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其色有青、红、白、黑、紫五样。’由这些史料记载和神话,可以得知盐业的鼻祖就是宿沙。”

    “这么说来,煮盐的祖师爷是宿沙?”

    “是的。不过另外一个故事说法不一样。据《世本氏姓篇》记载,古代有一位姓巴的人叫巴务相,是巴樊覃相郑五姓的首领,大家尊他为廪君。一次,廪君乘船到盐阳,遇到一位漂亮女子,自称是盐神的公主,那盐公主要留廪君做夫妻,可是廪君不答应,于是那盐公主就用法术把廪君迷住,天天晚上跟廪君睡觉,白天就化作飞虫与周围漫天遍野的飞虫遮住日光。后来廪君到底用智谋逃了出来。”

    王昌龄说了这个故事,薛家兄弟都逗老四说,要是老四也像廪君那样碰上盐公主,只怕还不愿意回家了。大家一阵大笑。

    忽然薛家老四又问道:“那盐公主有王大哥的芙蓉嫂子漂亮吗?”

    “那盐公主是神女,你们芙蓉嫂子不过是凡间女子,怎么敢跟人家神女比呢?”王昌龄说完大笑起来,薛家兄弟也大笑起来,客栈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现在大家安歇,明天去周围乡间看看煮盐。”于是大家开始睡觉。

    第二天,五师生早早起来,洗漱了,吃了早饭,出了城,向着附近一个村庄走来。刚刚走进村子,就看见村口一家正忙着,一个男人正在给灶膛里添柴禾,一口大铁锅里半锅子水咕咚咕咚直冒水泡。厨房周围的几口缸子都装满白白的盐,于是王昌龄跟主人攀谈起来:

    “主人家发财!我们是西都人,从来没见过煮盐,现在来向你们学习学习。”

    “啊哟!几位哥,这煮盐有什么学习的?把海水倒进铁锅里煮,把水分煮干,剩下那白白的东西不就是盐?”

    “你们煮盐的收入也不错吧?”

    “有什么不错的?不过换点谷子吃饭,要发财也难哟。”

    “盐的价格不是很高的吗?最便宜的也是一斤盐几升米,有的地方一斤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