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回 尹家含冤诛满门 宇文一手把朝纲(第1/3页)  历在人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回

    尹家含冤诛满门

    宇文一手把朝纲

    隋文帝杨坚自废周登基以后,励精图治、革除垢弊。政治上确立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法律上修订了《开皇律》减轻了刑罚;经济上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军事上东拒高丽、南灭陈国、北击突厥。统一了中国后,结束了南北朝长期的战乱,解除了百姓的困苦 。很快,百业兴旺、经济繁荣。

    可是,杨坚生性好猜忌苛察,容易听信谗言,到了晚年更是滥杀大臣,虞庆则、史万岁等功臣故旧先后被杀,他偏听偏信宇文述等阿谀奉承之辈,致使精心创建的 “开皇之治”已有倾覆之险。

    “闪开!闪开!”

    皇城外大安街上,一队御林军经过。队伍整肃,行进速度十分缓慢。不是因为道路崎岖不好走,而是带队的将军一直压着队伍,后面的士兵也只是齐步走也跟得上。

    原本热闹的大街上早已没了人影。百姓们有的躲在买卖铺户家中,扒着窗户向外张望;有的藏在胡同口,偶尔探出头来瞧上两眼;还有动作灵敏的爬到树上暂且避开。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闪开!”“闪开!”

    “都闪开了!通往尚书府的路都不许有人走动!”

    “捉拿国家要犯!捉拿尹国正!”

    开道的几名士兵扯着嗓子,对着空荡荡的大街喊着。声音传出老远。

    为首的是一位年青的将军,面目清秀,年龄也就在二十三、四岁。并未顶盔挂甲,只穿了一件白色战袍。如果不看他跨下的战马和腰中的宝剑,就说他是一位文生公子也有人相信。

    这位将军复姓司马,双名德戡,御林军一名偏将,专管皇城内抓捕犯人一职。

    与他并马而行的是一位宦官,年龄在三十岁左右,面带忠厚。姓安,小时家穷,父母没给取名字。因在家中排行在六,人们都叫他“安六”。进宫后,就管他叫“安公公”,也有叫“六公公”的。

    “司马将军,”安公公叹了口气说,

    “尹大人今日一旦遇难,这朝中可再无人敢与宇文述抗衡了,日后若他大权独揽,恐怕……”

    他轻轻摇了摇头,不再说下去了。

    “尹大人一向秉公办事,对朝廷忠心耿耿,人人叹服。可是,皇上……唉!看来这朝中风向要变啊!”

    两人边骑马边交谈。

    “但愿尹大人现在已经离开京城,待招雪之时也好重振朝纲!将军这虚张声势之法望能奏效啊!”安公公看着大声吆喝的士兵说道。

    从皇宫到尚书府不过几里路,可队伍硬是走了两个多时辰才到。

    来到府门前,司马德戡一挥手,队伍停住。并未下令包围,只叫手下原地待命。

    只见府门大开,司马将军与安公公互相看了一眼,迈步进了门。刚一进院两人便愣在那里。

    尹国正身着朝服站在院中,身旁站着夫人王氏,身后面是两位妾室,三子二女,都是身着正装。再往后面,仆人、丫鬟、家奴、院工、伙夫、马夫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

    见此情景,两人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尹国正一拱手,说道,“将军与公公何故来迟啊?老夫已等候多时了,恕我不请二位到屋中落坐了。”

    安公公无耐,慢慢将圣旨举过头顶,“尹国正听旨。”

    尹家全部家小都跪在地上静静地听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尹国正密谋——造反。诛府中所有尹姓,没收全部家资,男女仆人一律卖入市井。钦此。”

    安公公颤抖着声音念完了圣旨,说道,“尹大人,我等深知您受了不白之冤,只是,您因何不速离开京城啊?”

    尹国正叩头谢恩,领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