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回 老先生学堂教课 曹公子报打不平(第1/4页)  历在人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回

    老先生学堂教课

    曹公子报打不平

    “明儿,上学了要穿上哥哥的衣服,女孩子是不方便进学堂的。”曹夫人一边给曹明套上曹芯的衣服一边说。

    “是,娘。”

    “芯儿,你过来。”夫人又叫曹芯道,“记住,不可以打架!”

    “是,娘。”

    “你们两个已经六岁了,到了学堂要听先生的话,不可贪玩,好好读书才是。”夫人嘱咐道。

    “是,娘,我们记住了。”

    两个小家伙儿像两只快乐的小兔子,一蹦一跳出了家门。一路上见到的平日里看着稀奇的东西,已经不足以吸引他们的目光了,两颗欢快的心儿早已飞到了新学堂。

    一起来上学的有十几孩子。

    朱愈,士大夫朱辉之子。长得又瘦又小,耸着肩,一个小脑袋在肩头上总是不停地左右晃着,两只耗子眼儿滴溜溜地乱转。额头上的三道抬头纹,从未因眼珠转动而变浅过,嘴巴总向上撅着,跟他父亲大人简直就是一张脸临摹下来的,只是小了一号。

    韩世谔,韩擒虎将军之子。据说一天晚上,在家中看书时,觉得困倦,伏案小憩,梦到一盏油灯从天而降,一阵大风吹过,灯芯飘向东南,灯油注向西北,托着油灯的墨绿色玉石底柱不偏不歪正好砸中自己,吓得她一下子惊醒了,恍惚间觉得自己怀孕了。

    孩子降生了,虎头虎脑,特别招人喜欢,就给他起了小名叫玉台。

    玉台长得很快,比别的孩子都高出一头,结结实实,四方脸,大眼睛,说起话来声音响亮,底气十足。

    欧阳文杰,光禄大夫欧阳景德之子。中等个子,身材匀称,面目清秀。不多语,但有问必答,举止投足都很沉稳,不像同年龄的小孩子疯跑起来不管不顾。

    十几个六、七岁的孩子在屋里尽情地玩着,像满树的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吵闹着。

    “先生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顿时,一只麻雀也不叫了,真应了那句,“一鸟进林,百鸟不语”。

    往门外看,先生真的来。只见他身穿长布袍,没戴帽子,背着手,一步三摇晃,迈着四方步,一步、一步摇进了屋。

    孩子们的眼神就随着先生那有条不紊的步子,一起一伏跟进了屋。

    先生在屋子前面一张面对的桌案后站定,定了定神,从左边开始,缓缓地看到了右边,慢慢地把整个屋子扫视了一圈。孩子们的眼睛也跟着先生的眼神从右边移到了左边。

    看罢多时,先生慢慢抬起右手,轻轻理了一下头顶稀疏的白发,又捋了捋下巴上一小绺不太长的白胡须,整理了一下袍襟,坐在椅子上,左手抬起来,把背在身后的戒尺往桌上一放,“啪”地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孩子们一怔,一双双小眼睛都盯在戒尺上,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小屁股也不乱晃了。

    “嗯-哼-”,先生清了一下嗓音,打破了屋内的寂静。小麻雀们立刻竖起小耳朵。

    “子-曰-”,先生晃着白头拉长了声音说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吟诵的同时,头从左边开始晃到后边,再到右边,最后归正略微点一下,一句话说完正好晃一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接着,如上所述晃了第二圈。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三圈。

    跟随着白头的节奏,小麻雀们也不由得晃起小黑脑袋来。

    “吾乃高阳村人,是也。武德四年秀才,饱读诗书五十载有余焉,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也,曹大人亲自登门相请,今为德学堂之师,汝等之幸矣……”

    夏天的太阳是整个世界里最威风的将军,他高高在上,稳扎在诺大的教军场,得意地俯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