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回 救边关老将远征 展大志兄弟随行(第1/3页)  历在人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回

    救边关老将远征

    展大志兄弟随行

    仁寿四年,杨坚驾崩,谥号文帝,晋王杨广即位,改年号大业。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执事太监高声道。

    “臣有本。”兵部尚书柳述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自先皇统一华夏以来,我大隋朝府库充实,国力大增。周边许多国家高昌、倭国,包括新罗、百济等每年都按时纳贡,唯独高句丽对此阳奉阴违。

    年初以来,高句丽的平原王屡屡侵犯我东北疆土,现又加大兵力试图攻占辽西地区,营州总管韦冲被困。这样一来,榆关吃紧,望陛下早发救兵。”

    一脸倦意地杨广坐在龙椅上,先是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兵部尚书,随后“哼”了一声,说道,“辽水有多宽?宽得过长江吗?高句丽举国上下能有几人?还多得过南陈吗?朕不打他是懒得理睬那些不开化的蛮人。他们却不知好歹,竟来犯我边境!这无异于蚂蚁撼树!你随便叫哪个将军前往不都能灭了这个滋事的小人之国!

    “皇上,”柳述没起身,继续说道,“不知皇上派哪一位将军前往?”

    “嗯,哪位卿家愿往?”杨广沉着脸问道。

    “臣愿往。”左领军大将军高颎出班跪倒。

    “准奏。”杨广闭着眼不耐烦地说道。

    “皇上。”柳述又说道,“还应派一名参军随军出征……”

    还没等说完,只见杨广一拍龙书案,龙颜一怒道,“事事都来问我,要你这兵部尚书何用!退朝!”说罢,站起身,一甩袍袖走了。

    大殿上鸦鹊无声,群臣面面相觑。

    宇文述瞟了一眼柳述,冷笑一声,“好不知趣!”正了正胸前的朝珠走了;有些大臣跟在宇文述后面窃笑着离开了大殿;也有些大臣无耐地摇摇头,轻轻叹着气离开了。

    柳述就这样跪在地上一动没动,直到殿上无人了,才扶着膝盖吃力地站了起来,看了一眼身旁的高颎将军,两人一起离开了金殿。

    高颎跟着柳述来到了尚书府。

    “先帝驾崩时,口中念念不忘大隋。”柳述叹了口气说道,“只盼望皇上能做个有道明君,也不枉朝中这些老臣忠心扶保我主一回。如今看来,”说着,一捋胡须,又指了指高颎,“你我都已年近半百,不知有生之年还能否……唉!不说这些了,再说那高句丽,多少年了,大仗、小仗没少跟他们打,别看他们国小,可不是好对付的,皇上啊!唉!”柳述摇着头说,“这是多么重要的事啊!”

    “柳大人不必太过担忧,只要我这一把骨头还在,定保我大隋金瓯无缺。”高颎说道。

    “将军出征,老夫自是无忧。但说句心里话又怕不中听,你呀!也不年青啦!咱这朝中多少年没出过武状元了?光靠你这老骨头又能撑过几时?再说了,你孤身一人率军前往怎么能行呢,遇事还需跟个贴心的左右商量才稳妥。”

    “柳大人说得在理,可……”

    说话间,家人来报,“韩擒虎将军和光禄大夫欧阳景德求见。”

    闻报,柳述和高颎相互看了一眼,笑了,“看来这老骨头还不只你这一把呦!快请!”

    “参见柳大人!”

    “参见高将军!”

    “不必多礼!快请坐吧!看来,我这尚书府要改成临时的军机处了。”

    “大人,我二人前来,正是为了与高句丽之战。”欧阳景德说道。

    “好!好!快说说你二位有何高见!”

    “大人!老高这不是要去救韦冲吗!”韩擒虎抢着说道,说话声音就像撞钟一样响亮,“我没什么高见,我来就是请求做先锋官的。”

    说着,瞪着两只铜铃般的大圆眼看看柳述,又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