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回 明修栈道佯攻城 暗渡陈仓真劫粮(第1/5页)  历在人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回

    明修栈道佯攻城

    暗渡陈仓真劫粮

    高颎的奏表早已差人发往京城,算算日子,皇上的旨意早该下了,可日日盼望也不见回复。

    五万军兵驻扎在此,虽不太多,可每天光粮草也要千石,来时所带粮草早已用完,后期补给严重不足。高颎屡次派人催要粮草,但不知为何没有回音。

    辽西平原是个好地方,沃野千里、水草丰茂,可却是地广人稀,储备粮食极少。

    营州之围是早就解了,可将士们吃饭却成了大问题。

    一连三道奏表发出去,却音讯全无。欧阳景德因水土不服,患了病起不了床,高颎急得站不稳、坐不牢。

    夏季多雨,气候炎热,日子难熬起来。队伍不能进也不能退,又吃不饱饭,许多军卒都发起了怨言。

    高句丽的平原王高汤在大将乙支文德和高建武保护下仓皇逃走,一口气跑到辽水东边,又召集了三万人,扎下营寨,与隋军隔河对峙。

    怎么办?

    继续进攻?孤军深入,万一敌军断了自己的后路,就有全军覆没之险,不可!

    撤军?没有万岁旨意,万一皇上怪罪下来,罪不可赦,不可!

    等?军粮不够吃啊!

    为何久久不见圣旨回复呢?

    还是要等圣旨到了再做定度!

    军粮!军粮!

    高颎想粮食都快想疯了。

    忽然,一个探报进帐来报,打探到高句丽的一条运粮道,大概每半月往高汤军中运一回粮,押粮官是高汤的堂弟中原侯高维,昨天夜里刚刚运了二百车粮草送往营中。

    高颎说声知道了,打发了探报。随后叫人把曹芯、欧阳文杰、韩世谔和儿子高盛道找来。

    高颎把军粮短缺和皇上没回圣旨的事详详细细地跟四个小弟兄说了。

    话音刚落,韩世谔就喊了一句,“既让来打仗,又不给粮吃,朝廷是要巧使唤人不成?”

    韩世谔话一出口,曹芯就偷偷在他胳膊上使劲儿拧了一把,玉台疼得一咧嘴,回头看曹芯,“你拧我干什么?”

    曹芯狠狠瞪了他一眼,又看了看高颎,示意他不要再大呼小叫了,有元帅在,怎么能这样没规矩!

    玉台却看着曹芯直愣愣地问道,“大哥,你,干什么瞪我?”

    曹芯气得使劲儿咽了口唾沫,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狠狠地低声斥责道,“闭嘴。”随后用手一拉他的胳膊,让玉台退到后面去。

    高颎看见了,并没责怪韩世谔无理,他很喜欢这三个年青人。

    韩世谔,像他父亲韩擒虎一样心直口快,心里想什么张嘴就说,上阵了像只猛虎一样威风凛凛;

    欧阳文杰,像他父亲欧阳景德一样,从内到外透着一股墨香,不急不燥,并且足智多谋;

    曹芯,像他父亲曹措一样善良、正直,但比父亲敢闯、敢拼,对应该是敢担当。别看他年纪小,那眼神中有股沉着和决断,总让你感觉他的决定就是正确的,他的胸怀宽广得能装得下天与地。

    高颎又把刚才探报打探来的,高句丽军运粮道的消息说了一遍,“三位贤侄、盛道,无外人在,你们说说,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曹芯和欧阳文杰相互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高盛道,此时高盛道也在看着他俩。

    曹芯心里盘算开来,元帅大半辈子都在战场上度过,跟随先帝打南陈、建立大隋朝时,什么样的硬仗、死仗没打过,什么样的困难不都是迎刃而解?如今只是跟高句丽对峙而矣,却问计于几个晚辈,看来是朝廷让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犯了难吧?

    曹芯猜对了。

    从高颎的眼中确实流露出一丝无耐,甚至是失望,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