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市井人烟(第1/2页)  大概年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14年1月20日 农历大寒

    早上六点,一阵敲门声将我从睡梦中唤醒了过来。

    “咚咚咚~小天,起床了。”

    “啊,妈,天还没亮呢,你让我睡会儿吧!”

    “嘿,你这孩子,怎么越来越赖床了,赶紧起来,我要去早市买点东西,一个人可能拎不完,你去帮我拎点。”

    听完我妈的话,我只好顶着困意从被窝里爬出来。

    我简单换了身衣服,然后睡眼惺忪的走出房间。

    “妈,你等我一会儿,我先去洗个澡。”

    “你啊!就知道睡,回来都一天了也不见你出去一趟,先把桌上的米线吃了,吃完再去洗漱。”

    “米线!哈哈,妈,你吃了吗?”

    “我吃过了,那些都是给你留的,快去吃吧,不够的话自己加就行,冰箱里还有米线,锅里也有肉汤。”

    “知道啦!”

    五分钟后,桌上的一大碗米线就被我消灭干净了。

    迅速洗完澡,六点半左右,我提着菜篮子和妈一起走出了家门。

    清晨的微风吹抚着人们的面孔,时至大寒,但这缕微风却充满了暖意,倒不是行人自醉,而是天气本就如此,这是蒙城特有的气候,一年四季春意盎然。

    七点左右,我和妈来到早市,临近春节,早市已是人山人海,蒙城人做事情习惯赶早不赶晚,所以每次过节都会早早进入状态。

    蒙城并不富裕,甚至还有些贫困,但人们却很热情,不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大家都有一个统一的性格,那就是好客。

    蒙城有句老话叫:

    “有吃有喝叫一声,不怕你吃多少,主要是图个伴。”

    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论语便是蒙城人好客之道的最好写照。

    走在拥挤的小巷里,小贩的呦呵声以及顾客的询问声充斥了整个空间。

    虽然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总有一些人对这种实体购物情有独钟。

    这是人间的烟火,也是市井的生活。

    看着琳琅满目的水果和小吃,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我妈带我来这边买年货的事情。

    五岁那年,我妈带着我来这条街买东西,那时候我不太懂事,对很多东西都充满了好奇,

    我和我妈走在小巷里,正当我左顾右看的观察四周时,我突然被一股“猫屎糖”的香气勾住了脚步。

    当时我妈手里提了很多东西没顾得上看我,等她走出人潮转过身来找我时,我的身影早已不知所踪。

    瞬间,一股强烈的恐慌感席卷了我妈的身体,她开始放声大叫起来,喊了一会儿见没人回应,她立马就放声大哭了起来,周围的人都被她吓了一跳,大家纷纷过来安慰她,并且向她询问我的名字和特征。

    我妈一边哭一边语无伦次的告诉他们我的名字和特征,片刻之后整条街都回荡起了我的名字,我当时被吓了一大跳,我下意识的转头去找我妈,可我妈的身影已经不见了。

    我害怕极了,一边哭一边喊着妈妈,附近的人听见我的哭声,他们赶紧跑过来问我是不是叫左天,我一边哭一边冲他们点头。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从那之后,我妈每次带我上街都会在我手上绑一条麻绳,只要我一离开她的视线,她就会拽一拽手里的绳子,这条麻绳一栓就是六年。

    想到这,我不禁有些泪眼朦胧,我妈不再用绳子看住我,她以为我不会再走丢了,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我居然会自己离家出走,或许她当时的恐慌感跟我小时候走丢那次一模一样吧!

    我情不自禁的站在她身后低声说了一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