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第一节(第1/3页)  定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是起兵以来燕王军队参加人数最全的一次会议。谋士道衍c金忠c袁珙,各路将领张玉c朱能c张信c马三保等三十人全部到场。朱棣看着汇聚一堂的得力干将们,底气十足,他满怀信心的给大家安排新的计划。朱棣站起身环视在场的众人:“诸位!靖难之役初战告捷,幸而有赖大师们出谋划策c诸位将领浴血拼杀,才得有此战果。而本王家室,亦藉此才幸得保全。本王权且以茶代酒敬各位,以表谢意!”众人听到燕王此番讲话,受宠若惊,纷纷起身表态:“殿下言重了!”

    道衍站到前面代表众人向朱棣表忠:“殿下视我等与家室无异,臣理应以殿下之难共担当。而况,殿下雄才大略c英勇神武,他日里必能达济天下,臣等得以追随相伴,亦是臣下的福分啊!”众人齐声附和:“效忠殿下,臣之福荫!”朱棣看看道衍,又转向众人:“大师请坐,诸位请坐。孤既已起兵,与建文之乱臣贼子刀枪相向,其必负隅顽抗。北平周遭虽为我控,然朝廷军力一聚可过百万,燕军不过数万之师,靖难之艰险尚未可知。本王以为,当下之计,需将朝廷险恶用心,大白于天下,且以燕师奉天靖难之实告知世人。则名即正c言即顺,方可胜之有望。”

    道衍面露喜色:“殿下愿将靖难之事公告天下了?”朱棣坚定地点点头:“请大师为孤拟写《告天下将吏军民书》,本王要号召所有皇室宗亲和天下将吏军民讨问建文!”道衍双手作揖,微微鞠躬:“臣谨遵殿下成命!”

    北平城城门口出聚集了很多百姓,城墙上告示栏里新张贴的告示吸引了大家

    前来观看。盖着王府大印的《告天下将吏军民书》告示边上站着一位士兵。看着围观的人不少了,他开始高声向大家诵读:“各位乡亲,这是燕王殿下告知臣民的起兵告示。我来读给大家听。”听到士兵的喊声,大家纷纷安静下来好奇的等待士兵宣读告示的内容:“孤为太祖高皇帝c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上承皇命,封藩燕地。自就藩以来,本王竭尽勤能,安分守己。然,先皇离世,众皇子竟不得而知是为何病?更有其甚,父皇安葬亦不告知!身为人子,以至不能为父皇奔丧守孝,人伦尽失,皇室宗亲竟不及百姓之家!新朝之君意欲何为耶?犹有祖宗法度,亦得变更。孤以皇亲国戚之尊,竟至家室不保。奸臣当道,左右朝纲,即以官军屠灭亲王。家国横祸已起,危难将至,孤愿以一己之力引天下将吏军民,清君侧c靖国难,尔等若起而从之,则天下方可归于平安。”

    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听了士兵宣读的告示,人们议论纷纷,大多数人对燕王的遭遇表示同情。通州c蓟州c怀来c遵化c密云等地的告示前都和北平城内一样,有大批的群众聚集,听了告示内容的人,无不同情支持燕王的靖难之举。

    乾清宫内建文帝与方孝孺两人正焦急的等待。建文帝在龙案后实在坐不住,

    就站起来踱两步,又坐回去。终于按耐不住问方孝孺:“先生,尚书与大学士到底有什么紧急军情啊?”方孝孺道:“回皇上,臣亦不知,请皇上不必担忧,齐黄二人即刻便到。”

    说话间齐泰c黄子澄已经风风火火来到谨身殿。二人刚进了殿门就远远地呼拜行礼:“臣齐泰c黄子澄,参见圣上。”建文帝刚在龙椅上坐好,着急地问:“爱卿免礼,两位爱卿急着见朕,到底是何紧急军情启奏啊?”方孝孺也严肃的看着齐黄二人。齐泰道:“皇上,前线快马送来了燕王的反书。”

    说着话齐泰黄子澄二人,打开折叠的告示。两人一起撑开举到建文帝面前,请他查看。方孝孺也上前几步一起观看朱棣的告示。建文帝探起身看完告示,沮丧的边说边重重的坐下,忍不住重复了一句:“清君侧,靖国难!靖国难!好一个燕王啊,果然不顾皇室大体,公开谋反!你这是逼朕不认你这个叔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