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广东光复(第2/3页)  一代宗师黄飞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声“见过张大人。”岐让他随便坐,刘成梁就找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岐说:“刘公子,我真是万万没有想到,令尊竟会背叛朝廷,与那些乱臣贼子们混在了一起,算我岐瞎了眼,用人不当,自作自受,落到今日的处境,也是活该。刘公子,你此次前来,是劝降的吧?”

    “张大人说的对,我就是来劝降的。张大人,如今的形势,你也应该看明白了吧!自武昌起义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广东各地,也大部落入民团之手,现在的广州,已是孤城一座,只要我阿爹一声令下,随时就可以拿下。我阿爹之所以没有下达命令,就是想给张大人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张大人,清廷已经大势已去,我劝你,不要为这个腐朽的朝廷殉葬,归顺革命政府,既保全了你的身家性命,又能使全城百姓免于战火涂炭,不是很好吗?”刘成梁说。

    听了刘成梁的话,岐低下头来,陷入了沉思,对于是否归顺革命党人,他很矛盾。此时的他,对于革命党人能否成事,心里完全没底,自己如果归顺了革命党人,朝廷的大军一旦反攻过来,等待自己的可是灭门之罪。如果不归顺革命党人,革命党人就会指挥数十万民团攻城,自己还是死路一条。是降还是战,他真的很难选择。他又想了一会,觉得还是投降为好,投降了自己和家人,至少暂时不会有性命之忧。

    “张大人,是降还是战,你想好了没有?”刘成梁见他久久不语,就有点急了。

    “刘公子,我想好了,我岐,绝不为满清殉葬,我愿归顺革命政府。”

    十一月六日,广东民团和平光复广州,刘永福下令,全城的男子,必须剪掉头上的辫子。为了起带头作用,刘永福命令民团的首领们,在两广总督衙门集合,剪掉头上的辫子。大家都来齐以后,刘永福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抓着自己的辫子,悲愤地说:“诸位,咱们汉人留着这条耻辱的辫子,已经有二百多年了。想当年,清军入关,剃发易服,把我华夏淹没在血海之中,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我多少同胞,死于满清的屠刀之下。现在,全国各地的义士,纷纷起兵反清,我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剪掉这个奴隶的标志了。”刘永福说到这,就“咔嚓”一声剪掉了自己的辫子,扔在地上,然后,他把剪刀传了下去,刘成梁、黄飞鸿等人,一个接一个地剪掉了头上的辫子。

    “阿爹,那位岐大人,是不是也该剪掉辫子了?”刘成梁说。

    “对!对!对!我怎么把他给忘了。成梁,你和黄师傅,去他的住处,让他把辫子也剪了。”

    刘成梁说了声“是”,就和黄飞鸿一起,闯进了岐的住处。两人进去一看,这才发现,这儿早已是人去房空,那位张大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溜了。刘成梁说:“这个狗官,也太不像话了,竟然不声不响地溜了。看起来,他还是不想真心革命,他向咱们投降,只不过是他的权宜之计。”

    “这样的贪生怕死之徒,咱们不要也罢,免得玷污了咱们的队伍。”黄飞鸿说。

    九日,同盟会会员、孙中山的得力助手胡汉民,由香港来到广州,成立了广东军政府,胡汉民任代理大都督。广东军政府成立以后,一些民团首领居功自傲,不把军政府放在眼中,引起了胡汉民的反感。而广东军政府收编的新军、绿营、旗营、防营等这些清朝的部队,也瞧不起民团,经常骂民团为匪,引起了与民团的几场冲突。当地的士绅和投诚过来的清朝官员,向胡汉民告状,说民团军纪太差,经常殴打投诚过来的清军,请求军政府解散民团。胡汉民决心借此事,打压一下民团的嚣张气焰。胡汉民把刘永福叫到军政府,要求刘永福严格约束自己的部下,刘永福对胡汉民偏袒投过来的清军十分不满,就说自己年龄大了,管不了这些部下了,并向胡汉民提出辞职。胡汉民见刘永福这个态度,更生气了,二话不说就批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