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忍辱十二载,终除宇文护(第1/2页)  这样的隋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宇文邕继位:北周将进入鼎盛时期

    前面说到宇文毓当着群臣的面传位于宇文邕(这个字读yong,第一声),宇文护也就没办法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宇文邕登基,干着急,但也没用,能做的只是接受这一现实。

    宇文毓选中宇文邕不是偶然的,而是预谋已久的。从宇文毓毒发之际坚定的传位于宇文邕和所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切绝非偶然。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宇文邕进入朝中任职时,宇文毓就非常欣赏他,十分地亲近他,和他可谓是朝夕相处,每次朝中遇到什么大事,都会和他商议。而宇文邕的性格也比较深沉,懂得隐忍,从不多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如果不是宇文毓非得要他说,他是不会随便的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不多说一句话是他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所信奉的原则。

    宇文毓独自感叹道:“此人不言,言必有中。”

    说明宇文毓早就看中了他的才能,要不怎么说宇文毓这个人非常精明呢?他深知宇文邕的才能在他之上,不愿做傀儡受人摆布的他就是想借着这次机会将皇位传于宇文邕。

    “四弟,带着我未完成的心愿,坚定的走下去吧!替我完成未尽的事业,替我报仇”。

    关于宇文邕再顺便提一下他小时候的事儿。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五岁看老,”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有眼力劲的人便可看出他以后长大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在今天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里,这句话可能不正确,但这句话若放在宇文邕身上却很对,也很准。

    据说宇文邕幼年便知道侍奉双亲,很是孝顺,有点儒者风范,聪明机醒,为人很低调。父亲宇文泰非常喜欢他,经常会对人说:“将来能实现我志向的,一定是这个儿子。”

    不得不说宇文泰和宇文毓识人都很准,另一点也说明了宇文邕很有天赋,很有能力,是个天之娇子!

    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四月,在宇文护的注视下,年仅十七岁的宇文邕,举行了封禅大典,顺利登上帝位,成为北周的第三位皇帝,也是北周最厉害、最伟大的皇帝,是为北周武帝。

    此时的宇文邕虽已成功登上帝位,但真正掌握实权的人还是他的堂哥宇文护。而宇文邕和他的两位兄长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对待宇文护的方式不同。值得说道的是宇文泰这个人很了不起,生了一群好儿子。宇文邕的两位兄长也都不是什么昏君,相反都很有志向,而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性格太偏激了,认不清局势,不知道隐忍。而宇文邕就恰恰相反了,他很会隐忍,因为他忍了宇文护整整十二年,所以他成功了。你可以试想一下宇文护的根基强大到何种程度?由此来看,他前面的两位哥哥死的也就不冤了。

    宇文邕的隐忍

    我们再来看看登基后的宇文邕是怎么讨好宇文护的,看看他都做了哪些事让宇文护都找不到杀他的理由,避免了赴他两位兄长的后尘。

    保定元年(公元561年)正月,距离宇文邕继位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宇文邕便开始了他长达十二年的讨好生涯。对宇文护的讨好程度真的是超出了你我的想象,可谓是达到了极至,以至于宇文护想杀他都会觉得很过意不去。

    先是颁布诏书封宇文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这是个什么官职呢?其实就是将全国的兵力和军权(包括皇城的禁卫军)现在都由你宇文护掌控了。但是你可千万不要认为宇文邕就真的很傻了,告诉你他不仅不傻而且还很聪明。别忘了此时掌权的人是宇文护而不是宇文邕,所以说宇文邕给宇文护的只不过是个顺水推舟的名分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极力地讨好宇文护。一次周梁躁公侯莫陈崇对身边的人说宇文护已经被诛杀了,很快这句话便传到了宇文护的耳中,宇文邕急忙带着那些王公大臣跑到宇文护那里去请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