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那个下午,我在楼梯口弹吉他(第1/4页)  一个少年的日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几个月前,本想报名现代舞班,结果一起报名的女舞伴反悔了,自己一个人又不想去,于是改成了吉他班。

    我很喜欢音乐,高中时进行过一次相关的尝试,学校组建管乐队奏国歌,配合国旗班升旗。我报了名,被分到了长号位,长号是一种看上去很傻的乐器,几乎没有看见过独奏长号的,同为铜管乐器,小号比长号受欢迎得多,也可以独奏表演。现在想来,如果我当时分配到萨克斯该多好,至少萨克斯演奏起来是很帅的,现在能捡起来继续吹。

    这几年来,我很想学一门有技术性的爱好,可以拿来表演,可以丰富生活,可以吸(gou)引女生。乐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相较于跳舞,乐器对身体素质没有要求,一直到老还能演奏,但跳舞往往只有年轻的时候能跳,老了有些动作就做不了了。相较于唱歌,乐器对天赋要求低,只要努力就能练得有模有样,而唱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嗓子的先天条件。相较于玩游戏,乐器更有意义,培养艺术情操,而玩游戏更多的是娱乐,而且一款游戏的寿命就只有几年,你就算把技术练到举世无双,这个游戏关掉了,你的技术也白练了。

    乐器有很多种,选什么乐器好呢?钢琴固然很帅,但是不方便携带,而且器材昂贵。口琴方便携带,器材也便宜,但变化不多,操作空间有限。之前买了一根笛子,心想着笛子方便,又有中国风的感觉,结果吹了一次就放弃了,没有特别想要练下去的动力。今年年初,我决定买把吉他,我知道我肯定很快会放弃,于是在淘宝买了把最便宜的吉他,把损失降到最低。买了吉他之后,果然很快就丢在角落里,再也没碰过了。直到报了吉他班,那把吉他终于派上了用场。

    第一次上吉他课,是3月下旬,在白沙宿舍楼里面,那时我还是一头长发,留了一年,可以扎个小辫子。而上课的老师头发比我还长,有当时我女朋友的头发那么长,应该留了有三四年,很有民谣流浪歌手的那种感觉。一节课下来,我感觉还可以,一起学的都是浙大的学生,老师也是浙大的学生,比较轻松。我爽快地交了报名费,一共上10节课,每周五上一节,节假日和考试周除外。

    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头了,接下来就能沿着这个头一直努力下去。乐器只要入了门,接下来就是时间问题,只要长年累月地练下去,慢慢进步,慢慢琢磨,会变得越来越精通。这次吉他班对我的意义就是如此,我初步学会了音阶、调式、和弦这些以前觉得很复杂的基础理论,以后只要看到谱就能琢磨着弹下来。久而久之,可以弹唱我很喜欢的那些歌曲,比如非常经典的《晴天》,前奏就是一段吉他。

    学了吉他之后,我越来越体会到时间的宝贵,练习时间和熟练度是呈绝对正比的,同样是零基础起步,练得勤快的同学,和疏于练习的同学,对比非常明显,练得越久,技术越好。如果我在15岁开始就学了吉他,到现在应该已经是个大神了,什么歌都能信手拈来。而如果我像周杰伦那样,从4岁就可以学乐器,一直勤修不辍,那么到现在也许我也是个很有名的歌手。

    越长大越感觉到曾经荒废了多么宝贵的时光,我写小说已经算挺早的,15岁就开始了,但是写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还没有写出很优秀的作品。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积累太少,写作是先要有大量的输入,然后才能输出好的文章。而我输入得不够多,很多时候只是在凭着想象力硬写,我很遗憾小时候没有多看书多阅读,如果小时候看了很多书,像月关、香蕉、唐家三少他们那样,从小就读书破万卷,童话、武侠、经典名著全都看个遍,那么写到现在绝不是现在这个水平。

    人和人的差距其实就是时间的差距,很少会拼到天赋层面。很多时候看起来似乎是天赋问题,其实还是时间投入程度的问题。有些人40岁才第一次写小说,但一写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