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背诵(第1/2页)  宋行之活在徽宗年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然而吴氏毕竟只有这一个哥哥,府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快多起来,何子远也无可奈何的携吴氏入了几趟宫,亦是去了成郡王处。看说首发推荐去眼快看书还好很快苏州来信,苏州离扬州较近,唐母很早得了信已经让人去处理这个事了。又过了两天,徽宗下旨勒令整顿京城治安,彻查成郡王之子襄敏公之女失踪两案,并派人调查近日朝中诸多大臣亲属被扣赌场、青楼、古玩所、拍卖行等案。旨意才下没多久,宫中一位娘娘因弟弟被扣受惊异常,早产一子,万幸母子平安。徽宗子嗣单薄,未料此时犹可得子,大喜之余定于一月之后朝中大宴。

    万恶的是,何子远一家四口均在必须出席之列——这让吴氏才因得知哥哥平安而放下的心又悬了。

    本来预期可以有三个月左右时间准备一下冬季的诗会,她知道女儿由于一些原因落水,事情大都不记得了,然而没想到会将所学忘得如此干净,虽然大宴多是看表演而已,却也不确定会不会一时兴起让人作诗唱词。何苏释何苏沉两兄妹是何子远的子女,如果参与了宴会,只要提起作诗唱词,是肯定会被催促上场的。

    由于这一岔子,苏沉的任务无形中就重了许多。她必须一定要在大宴之前掌握起码的诗词之道,起码不能太难看。麻烦的是沈秦田被派去扬州,一时半日回不来,吴氏只能亲自上场教学。

    这对苏沉而言,不啻是个灾难!

    沈秦田教学一般来说十天上一堂课,课业不会很繁重,大多以讲故事为主,间或夹杂他自己对书籍的一些理解与朝堂进退之道。总的来说,还是蛮有趣的。

    然而这是建立在没有压力的情形下,如今吴氏挽袖上场,一切以成为主,照她的说法:应对此次大宴当为急促之事,心稳妥准备要紧。

    吴氏坚信熟读唐诗三百,不会做诗也会吟。以此类推,填词亦然。于是将自己所喜诗词令选了两千余,让在五日内背熟,其后检查。

    苏沉泪流满面……她在尝试了两天之后,终于决定夜战了!

    以前听人说古时文章乃立身之本,她现在是诗词乃立身之本。

    过日子自然是用不着这些,但作为士族女子,诗词却是必修之道,未婚女子聚会,拼的不是女红不是厨艺不是持家之法,是才气诗词……她虽然背得痛苦,但还是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说这大半年来她什么理解明了得最深便是自身的处境了。她想过得舒服,又何尝没有靠现代思想现代知识混得风生水起、吸引万众目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花痴思想。

    可是哪有这么简单?!其他朝代她不知道。但宋穿很痛苦!她只能大概知道此时地苏杭开封语。但许多习俗用语可以说是完全听不懂地。还有许多礼节文化。思维伦理她都适应得想哭。

    回想刚来那几个月。每日听到无数未明地词语。她不敢轻易问人。晚上睡觉地时候都在不停猜测那些词是什么意思。见到其他人看自己地眼神奇怪些就惊惧无比。只担心是不是自己说地话做地事有什么问题。没有人可以倾诉。没有人可以相信。那种无处可说无法可述无术可想地压抑感差点就把她压垮。

    还记得有一次在唐母房中见到一个看着很地少女。她惯性地叫了声妹妹好。结果满屋地人惊诧地看着她。她混乱不知所谓。可是她又如何能在其他人未告知地情况下得知这个“少女”已经成亲。甚至有孩了呢?她无法靠所谓地头型衣服服饰来辨认。她全然未知!

    最严重地时候她甚至神经错乱恨不得用力大喊我是穿越地。你们该干嘛干嘛!我要见宋徽宗。你让他送我回去!

    所以。何苏释出现地时候。她几乎是用看神地眼光看待他地。他救了她。不然这样过得几年。她不知道自己是会爆还是灭亡。

    人有很强地适应力。但是。是有极限地。穿越。陌生。混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