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酒歌(第1/4页)  宋行之活在徽宗年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起来苏沉完全都不认得崔文琦,但是却听说过他的不少趣闻轶事,比如听永娇说过崔文琦入京扮作女子去参加菡萏诗会,弄得一堆的人都神魂颠倒色授魂与,比如崔文琦在苏杭等地的偷香窃玉,流连烟花之地,还比如躲在青楼里头不见来找自己的龙虎山师兄弟,怎样都不肯去做道士。

    总归是个有趣的人物——苏沉下了定义。

    第二日苏沉便去了崔府,陪着崔母聊了半日天也就回来了,又约好过些日子再去,顺便还要在崔文琦大婚时去沾沾崔府办喜事的喜气。

    接近过年,日子就过得有点不咸不淡,何苏释在国子监据说有些什么事情,只能在年节前一天才可以回来,何府上又由于何子远外出探访民情,只留得吴氏一个人打理过年的事宜,忙得头昏脑胀。

    然而终究是过年了。

    苏沉见到了许久没见的何苏释,他在国子监呆了一段时日,削瘦不少,不过看上去眼睛明亮,炯炯有神。

    削瘦的何苏释让吴氏大掬了一把伤心泪,孙嬷嬷则是在一边教训跟着他的书童:“茗砚,当初是怎么跟你说的?让你好好照顾少爷,手底下还给了两三个厮给你,你倒好,怎么让少爷瘦了一圈?!”

    那茗砚是何苏释入了京之后才由何子远分给儿子的,对孙嬷嬷不甚了解,便低着头不敢说话。

    何苏释行过礼,帮着辩解道:“不关他们的事,学堂里头人人晚上丑时才睡,早上寅时又起了,我怎不可能一个人睡懒觉吧?只是休息得不大够,其他的也没什么,茗砚打理得很好了,让我平日里省了不少事。”

    话虽这般说,孙嬷嬷还是狠狠的教训了几句才让那书童下去,跟着马上就说起何苏释来,什么你一个人出去外头,也不想想你娘亲怎么想着你,又不照顾好自己,现在回来了,瘦得怎样怎样难看云云。直说得何苏释诺诺连声,后来吴氏也跟着斥责了几句,总归是舍不得,后来只问在国子监里惯不惯,跟同学处得好不好,还好没多就就有丫头来通报说有人找,吴氏才带着孙嬷嬷两人出门去了,留着苏沉和何苏释相视一笑。

    苏沉打量了这个血缘上的哥哥一会,淡青色的长衫,束得整齐的玉冠,素丝带在腰前打了一个结,直顺的垂下。不知从什么地方伸出来的玉环伏贴的压在衣裳下摆,脚下的裳摆被压住,上身也打点得十分整洁,缘着他人又瘦了几分,身高于是更显,倒真有几分身长玉立的俊逸书生模样,只是身上的衣料极为贵重,做工精巧,即便是不识货的人也能看出这是个大家族的公子。

    “在国子监里面感觉怎么样?跟你以前的大比起来,是不是有几分相似?”她站在那里,干脆就不坐了,直接问道。

    “除了周围的人努力得恐怖,夫子讲课摇头晃脑,讲的东西都要背下来之外,倒是差不了多少。”何苏释似乎有些忍俊不禁,“总归是有老师的八卦的,嗯,他们也把教书的先生叫做老师。教魏晋散文的张老师信佛,我第一日进去他就专程来对我说‘你是何家少爷吧?何子远何大人的儿子?嗯,看吧,你不说我也知道是你。你看院子里的那棵树,对,就是那棵,看清楚了么?是不是觉得‘枯即是荣,荣即是枯’?是吧?你莫要迷惑,是就对了,你也是我佛门有缘人啊,干脆我给你取个法号叫做‘苦茶’吧。’”

    “教算学的苏老师最好魏晋风流故事,他有一次一边给我们讲刘徽的割圆术、《缀术》,一边说嵇康怎么那么帅啊,连打个铁都帅得那么不像话,怎么我就没有那种帅命呢?得亏他长得还不算难看,不然真让人想上去踹上两脚。”

    “后来我才知道,几乎个个同窗都给那张老师起了法号,不知道是看在何子远的份子上还是怎样,我的那个法号,倒是排在前面,可以算是同学的师叔了。”……

    苏沉站在那里听着何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