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 这是咱们的窑洞(第1/1页)  悠悠大槐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绵绵的黄土山有着大小不一的千沟万壑,历年从南边群山中流出的洪水,奔腾着冲向北边的泾河,将村子东侧冲刮成一条深沟。到了没雨的日子,有山缝里流出的泉水保正了它不干涸,在这两三步宽的小溪里,常有小鱼小鳖出现。由于靠近沟的窑洞里住着杜氏一族,所以人们习惯称这条沟为杜家沟。

    晋庄就位于西新大道南侧至阳洼山之间的位置,杜家沟和山北面不多的耕地之间,是一长的凸出缓坡,像一只刚从水里爬出来的龙,虽然它只是高大的阳洼山的一支山脚,但村民仍给起了个名字叫“金龙山”!

    村里共有十六户人家几十口人,比起散居在西新大道沿线三三两两的人家就算一个大村了。

    金龙山从坡底开始往上布满了窑洞,除过杜氏四兄弟住在东侧的沟边外,牛氏其他三兄弟和河南的杨氏岳氏,安徽的李氏原州的张氏等,七户人家散居在北面靠近坡底的几处窑洞里,山上的其它窑洞也都基本没有损坏,只是空荡荡没有人住而已。

    地保和牛老板陪同张氏父子,一边给介绍村子概况一边从坡底走上山,窑院里的老老少少都出来打招呼,有的人跟在后面帮着认路,热情的说这个空窑洞谁谁家的全家被杀了,那个窑洞是谁谁家的一家被狼给掏了。他们上到金龙山一半位置发现一处窑洞,平整的窑门口长着一棵枣树,站在树下往北望,可以看到村口的小路和大槐树,以及村里仅有的两户泥瓦房,下面的窑洞更是看的清清楚楚。走近窑洞发现门框和木窗格子都在,到里面看见有个塌了的大炕,地上除过有一堆躺过人的麦草外空无一物,耀武介绍说:“这个窑洞以前是人放羊或收麦时休息的地方,我在世时说这半山腰以上就没见有人住过。”张先生郑重的对闻天说:“这个地方好,咱们就在这安家了!”

    刘阳给大伙分工:今天该得福去巡逻了,耀武四兄弟去请并帮助,住在盐湖的泥瓦匠黄氏兄弟,来盘炕和砌灶台等泥活,牛氏子弟负责找木板,让木匠做门和案板等木活,其余人员打扫清理窑洞。

    陇西的黄氏三兄弟都有不错的泥瓦工手艺,虽然是一个村子的,但他们住在西新大道北侧,靠近泾河的盐碱地,那里有自己盖的三处草顶泥坯的房子。高大的树木和沼泽地,以及不宜耕种的盐碱地,使得好多人都不到这里来。三兄弟没事做已经开始窝冬了,耀武来找都乐意来帮忙,留下各自的婆娘孩子拿上工具就走。

    各位村民从自己家拿来多余的土坯,还有泥草制的炕基,以及一些木头木板。杜氏兄弟挖土挑水和泥,黄氏兄弟就开始在清理干净的原基础上砌大炕。张先生脱掉长衫和大家一起端泥拿土坯,闻天则跟着德禄给木匠打下手。木匠岳钟是河南人,这个三十多岁的大个子拉大锯使刨子就像玩似的轻松,近乎废料的木板木头被他灵巧的做成了好几个物件:两扇门,一个案板,一个小炕桌,一个炕洞门。做这些活总共用了两天,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随着灶台砌成所有的活计都结束了,留着一大一小两个锅眼的灶台连着大炕,之间隔了道二尺高的小墙,下面的烟道通向炕洞,这样做饭时炕也是热的,如果需要烧炕时可以把烟道堵上,这样烟就不会从灶门出来了。张先生抱来柴草塞进炕洞点着,熊熊大火一会儿就烧的土炕冒湿气,他走到窑洞外望着冲上窑顶的黑烟,激动的泪流满面:“闻天,这是咱们的窑洞,咱爷俩有家了!”众人安慰到:“你们好好住下来吧!当初我们都是逃难过来,这样互相帮衬着落脚的!”牛老板说:“这炕还需要烧几天才能干,门就这样开着跑跑潮气,你们父子安心继续住我家吧!”众人告辞各回各家吃晚饭,张先生又给炕洞添上柴,然后跟下山来。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