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茅草村来了一家外姓人(第1/7页)  风雨沧桑人生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茅草村来了一家外姓人

    在一个下雨的集日,茅草村的村民没有人打算去赶集,只有他们的族长羊五益,天一亮就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挽着裤子光着脚,往关帝镇走。羊五益到了关帝镇直奔茶馆,湘西人有坐茶馆的习惯,来茶馆的人五花八门,是各种消息最灵通的地方。羊五益找了一个背静的地方坐下,听人们七嘴八舌。羊五益听了一小会儿,虽然新内容不多,但,听到有人说:不管小鬼子来不来,我们都要未雨绸缪,以防万一。特别是粮食一定要收藏好,一粒也不能落到鬼子的手里。他觉得这是高见,他决定马上回家,找人合计合计,尽早将此事做到万无一失。

    由于,小日本鬼子在占领区无恶不作,敌占区的百姓为了有一条活路,能逃亡的都选择了逃亡,人们普遍认为山区比湖滨区要安全,因此家在湖滨区的都往山区跑。关帝镇地处湖滨与山区的交界处,所以首当其冲。由于关帝镇实在太小,难民来得太突然来得太多,街上所有的店铺到了晚上都住满了,既是这样,还有一些人找不到栖身之处,只能露宿街头,蜷缩于屋檐下。

    羊五益离开了茶馆,在街上看到一个卖米豆腐的挑子,早上没有吃东西,肚子有点饿,想吃一碗米豆腐。刚走近挑子还没开口,卖米豆腐的嫂子就抱歉地说:“没有了!”羊五益很好奇地问:“生意怎么这么好?”卖米豆腐的嫂子长叹了一口气说:“唉,您没有看见街上那些难民,没地方找吃的,实在是作孽啊!我没有别的能耐,就这么点米豆腐,有钱的让他们少给点,没钱的白送给他们吃,他们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会儿就完了。”羊五益非常感动地说:“你的心肠真好。”“人心都是肉长的,看这世局,说不定我自己很快就有这么一天,唉!”卖米豆腐嫂子的话让羊五益的心里很是一震。

    在关帝镇首饰店的屋檐下,一家四口相依相偎地坐在哪里。男的三十多岁叫雷至泉,身旁是他的妻子和他们的两个儿子,他们是从洞庭湖滨的湖滨县,逃难过来的。经过了几天的艰苦辗转跋涉,昨天傍晚才到了这里,直到深夜也没有找到一个可歇脚的地方,实在无奈才坐在首饰店的屋檐下,睁着眼睛盼天明。天公偏偏不知人间苦,从昨晚到今早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雨,雷至泉睁着一双疲惫、焦虑、茫然的眼睛,望着雨丝犯愁、发呆的时候。与从侧面走过来的羊五益的眼睛碰撞在一起,羊五益全身就像触了电似的,为这一战,同情和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不禁,停下脚步关切地问:“从敌占区来的?”雷至泉赶紧站起来很有礼貌地点点头。“还没有找到安身之地吧?”雷至泉又一脸无奈地点点头。羊五益再认真地看了他们一眼,从衣着、举止、脸上和手上看,觉得不像是在土里找食吃的庄稼人,像是识文断字的文化人。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满怀同情关心地问:“你们从哪里来,准备到哪里去?”

    雷至泉见对方很关切,也认真地看了对方一眼,虽在深深的斗笠下只看见了大半个古铜色的脸孔,还是能看去是身居山区长年风里来雨里去的一位长者,脸上的皱纹,刻着他的沧桑岁月,看来足有五十多岁了,但目光炯炯,精神矍铄,古铜色的脸上露着慈祥和和蔼,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一位可以让人信赖的好人。于是他心事重重地说:“我们是湖滨县人,是在小鬼子的飞机狂轰滥炸下仓皇出逃的,第二天想回家,在路上听说小鬼子已经占领了我们的家乡。家乡回不去了,不知道往哪里去,只知道山区可能会安全些,就很盲目地往西走,到了这里,无亲无故,正发愁不知往哪儿去好呢?”羊五益望着他们沉思了片刻后,用带着商量的口气说:“要是你们不嫌弃我们山里人穷,就先到我们的村子里去暂时委屈几天吧,我们的村子现在还安全,以后就难说了!”

    羊五益主动邀请,使雷至泉感到格外地意外,还有点难以置信,当他看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