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同窗好友不期邂逅(第1/8页)  风雨沧桑人生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九 章  同窗好友不期邂逅

    雷至泉带着对父亲的牵挂和期盼他早日康复的心愿,向他日夜惦念的农场奔去。他要穿过千湖万沟的滨湖平原,跨越林密路窄、起伏蜿蜒的丘陵地带,走过罗盘山脉的边缘地带,再进入一马平川的湘北平原。在平原上,沿着沙石公路再走上半天的路程,就到了他的农场所在地,沙坪坝。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人们的生活都打破了常规,在路上行走的人们大都表情严峻,行走匆匆,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月色和星光,晚上照常赶路。也不打算奔哪个村,投哪个店去休息,走得实在累了,就随便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打过盹儿。雷至泉从老家的所在公庙的草舍出发后,当走到午夜时分时,他实在是走不动了,就同在路上结伴而行几位伴侣,在一棵大榆树底下背靠背的坐下来打盹儿。这时有的人会拿出随身带的干粮吃上几口,当此人发现有人没有带干粮时,他会毫不吝啬地将自己带的有限的干粮分出一些给没有带干粮的人吃。

    早已饥肠辘辘的雷至泉,当他看到没有言语只有一只粗糙甚至很脏的手递过来的干粮时,他怀着感激的心情,毫不客气地伸手接过来,放进自己的嘴里。在这特殊的时刻所谓知识分子的斯文早已一钱不值了,而人的性本善和博爱之心在所谓的庶民的身上则显得淋漓尽致。

    雷至泉在第二天,进入到了丘陵地带,走在崎岖的林间小路上,走到下午到了一个小镇。由于此镇就在罗盘山脉的边沿,所以叫罗盘镇,出镇不远就是湘北平原了。雷至泉欣喜地想:近两天来的奔波、劳累总算快要到达目的地了。然,在镇上他发现有不少肩挑、背背、手提行李的男女老少,一打听他们都是从湘北平原逃难来的。原来湘北平原地处南北交通要道,有很重要的战略价值,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也成了国军与日寇的争夺之地,而成为拉锯之势。一个月前日寇被国军赶走了,现在又再次沦陷,这就意味着雷至泉的农场又被敌人占领。让疲惫不堪的雷至泉非常沮丧地想:农场又不能回去了!一时不知所措。看到近处有一家小的饭馆,心想先解决一下肚子问题。雷至泉在饭馆里要了一碗阳春米粉。正要开吃,有人在他的肩上轻轻地拍了一下,他急忙回转头一看,一位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的人在冲着他笑,他先是一怔,又马上喜出望外地大声一叫:“嗬,老同学,原来是你呀!”急忙起身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

    原来他们俩人是中学时相好的同学,高中毕业后由于两人的志向不同,各自考入了不同的大学,后来由于种种的原因,失去了联系,一别就是十多年了。在这个国难重重,硝烟弥漫的年代,在这个山区小镇,能邂逅相遇,俩人都非常惊喜、兴奋和激动。坐下后经过简短的叙旧都初步知道了对方的一些基本情况。

    雷至泉的这位同学,姓伍名子修,高中毕业后考上了民国大学教育系,在大学学习期间秘密地加入了党。毕业后以发展山区的教育事业为掩护,受党地下党组织的派遣,在罗盘山区开展党的工作和抗日救亡工作。伍子修心怀不便讲明的原因,踌躇满志地来到了罗盘镇,致力于党的工作和山区的教育事业,在罗盘山区组建抗日武装。现在公开的身份是罗盘山中学的校长。“伍校长”成了这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人。当伍子修知道他的这位老同学雷至泉的种种不幸后,非常地同情。于是就邀请他到他的学校去歇息,再考虑去向。雷至泉心想,农场去不成了,急也无用,只能如此。

    罗盘山中学坐落在一个小山丘上。他们沿着用石块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两边是绿色的植被和松林,他们边走,伍子修边介绍说:“这里原来是一座古庙,学校就是在败落了多年的古庙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改建、扩建逐步发展起来的,成了现在的规模:有附小、初中和高中。”

    到了山丘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