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往事道不尽(第2/4页)  江湖有多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因为五行旗离心离德,总坛也未加协调,导致各路义军驻足观望,根本没有出兵救援锐金旗的义军,于是锐金旗大败,刘福通带着韩林儿一路难逃,躲到了安丰暂避,没想到巨木旗主张士诚,以迎接天尊为由兵围安丰,他名为迎接天尊,实则想要夺取武穆遗书。”

    “而那时原烈火旗主郭子兴,因为气愤明教内部再度四分五裂,五行旗各怀鬼胎,导致抗元大业中途崩坏,而自己却是无能为力,忧郁成疾,不久便身染重病,郁郁而终,临终前他嘱托义女婿,也就我父皇,当今圣上洪武帝,定要完成抗元大业,驱除鞑虏,还我中华,为此他还上书总坛光明顶,请求任命父皇为烈火旗主。”

    “光明顶也正式任命我父皇为烈火旗主,父皇升任烈火旗主后,一面积极对抗元朝,一面励精图治,广纳贤才,至正二十年,洪水旗下一支义军首领,陈友谅,他先杀洪水旗副群主倪文俊,再杀旗主徐寿辉,而后自封为洪水旗主,并称汉王!”

    “明教总坛光明顶得知后,是又惊又怒,立刻敕令五行旗围剿叛逆陈友谅,当时洪水旗的各路义军,都被陈友谅所兼并,锐金旗自身难保,厚土旗左右观望,巨木旗心怀鬼胎,唯有我父皇统帅烈火旗,奉命总坛敕令,集结大军进攻安庆、洪都,最后大军汇于鄱阳湖,与陈友谅进行会战,终得以大胜,并一举斩杀了他。”

    “父皇斩杀叛逆陈友谅后,由于洪水旗群龙无首,而且烈火、洪水两旗都损失惨重,于是归并两旗兵马,就在班师返回应天府后,光明顶先后又有两道敕令送达,一道为封赐父王有功,赐封吴王的诏书。”

    “另外一道是手书,为疑似巨木旗主,张士诚兵围安丰或有异心,所以总坛命父皇也出兵安丰,一方面策应明王和刘福通,一方面也威慑张士诚,欲令其安分守己,可就在父皇派出一支军队前往安丰后。”

    “张士诚忽然下令围攻安丰,一时间教主杨休和明王韩林儿,两人亲笔手书一封,急命我父皇前往救援,父皇见信后,不敢怠慢,于是亲自统军,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可还是晚了一步,张士诚大军已经攻破了安丰城,锐金旗主刘福通战死,明王韩林儿下落不明。”

    “击退张士诚军队后,父皇本想上书向总坛告罪,而就在此时,士兵上报找到了铁狮战王蓝礼,和明王韩林儿,于是父皇直接向明王请罪,并请求明王直接统帅自己所部,明王赞扬了父皇的功绩。”

    “同时就军中任命我父皇为五行旗总旗主,并将武穆遗书兵法授予了他,然后命令他两件事情,第一件是驱逐鞑虏,还我中华,第二件是消灭张士诚,为锐金旗主刘福通报仇,当时义军人心散乱,五行旗各自为政,父皇早就有意整顿,借此机会,自当是义不容辞。”

    “此时父皇也就名正言顺,将锐金旗的残余部众收归,和它旗下的各路义军,在整编了洪水旗部众后,父皇又以五行旗总旗主,和明王韩林儿两人的名义,敕令厚土旗主方国珍,率领所部听候调令,方国珍为人圆滑狡诈,虽然表面奉命,却还是不听调令。”

    “不过他没有出兵帮助张士诚,也就为父皇讨伐平江,少却了许多麻烦,在经过一年多的休整和平叛后,陈友谅所部的余孽,全部被消灭,于是父皇整编了烈火旗、洪水旗和锐金旗三路义军,共计三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兵平江。”

    “此时父皇虽然大权在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他还是上书在滁州的明王,并让铁狮战王蓝礼,将此消息带回总坛,上报教主杨休,在平江战役开始前,父皇接到了光明顶和滁州两份不同的敕令,这也让父皇深深感到明教内部的争权与不和!”

    “光明顶敕令父皇不许攻打平江,厚土旗主张士诚之事,应该交由总坛处理,烈火旗主无权干涉,这显然是没有承认明王所封的总旗主一职,而韩林儿向来自称明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