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封妖壶(第3/5页)  天剑之时空秩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龙生九子之六·霸下(baia)

    霸下,又名赑屃(bii),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龙生九子之七·狴犴(bia)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龙生九子之八·负屃(fui)

    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灸人口,千古称绝。而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龙生九子之九·螭吻(hi)

    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龙形的吞脊兽,是老九,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呵呵,机缘巧合而已。”青色魔狼也是一惊,自己使用封妖壶也是很长时间了,但却是头一个能够看得出来自己封印的到底是什么,不由的颇为一惊。要知道当初青色魔狼分身收服赑屃的时候,也是惊讶了许久,查找了许多很多古书文献,才终于知道这异兽原来叫赑屃。而李思成竟然能够如此轻易的说出这异兽的名字,实在让人难以相信,颇为对李思成的神秘程度再度上升几分。

    “那就让我试试这传说中神龙的儿子赑屃到底有多么厉害。”瞬间红色宝剑撞击在赑屃虚影上,却只是让虚影摇晃了一下而已,但是李思成的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其他四柄更是伺机而动,似乎早就等待了许久,连接不断的撞击在赑屃的虚影上,每一次撞击,都让青色魔狼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封妖壶传来轻微的颤抖。

    李思成的五柄宝剑也不知道撞击了多少下,好似没力气了一般,光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