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世怨侣(第1/2页)  笔阅空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里长亭,花满天,

    青丝白发,欲何年?

    半月空对,望相护,

    愿作鸳鸯,不成仙。

    (1)

    十世情缘,也称“十世怨侣”,是中国流传最广的一个民间爱情传说,即此传说之所以流传广泛,皆从侧面上反映,实是五千年来人们对自由恋爱和对自主婚姻的向往和憧憬,则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一种惨烈反抗。这种憧憬和向往在封建时期终归是幻灭,一次次的反抗也一次次的失败。

    据相传。某年的七月七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乞巧节,天帝大宴众仙,百神会聚,盛况空前。天帝高兴之时,便让金童玉女给众神一一敬酒,当金童玉女二位来到南极仙翁面前时,不小心,既失手将琉璃杯摔到阶前打得粉碎,玉女见金童失神落魄那般吓坏的样子,为了安慰金童,竟向他微微一笑。

    正因这一笑,即成为了有史以来代价最大的一笑,笑出了“十世怨侣”,也就是所谓的“十世情缘”。且说天帝见状曰:此乃堂堂天界,汝二人岂可乱动凡心?贬尔二人下界投胎,历经十世苦苦相恋,却不得成婚。”即令太白金星领旨,尽将这俩位倒霉的孩子贬到红尘凡间而去了。

    (2)

    且言道,这金童玉女究竟乃何十世?又到底经历了哪十世之番番情劫苦恋?下面故由我来屡屡说来,方知是哪十世罢。

    先是第一世情缘,叙秦时历事,金童则乃“万杞梁”,玉女乃是“孟姜女”,故其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即是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这第二世情缘,叙晋时历事,金童是乃“梁山伯”,玉女则是“祝英台”即女扮男装,二人皆在杭州读书,之后化蝶,梁祝尽成为了千古绝唱。

    此第三世情缘,叙唐时历事,金童则乃“郭建中”,玉女乃是“王月英”,郭秀才沉醉误佳期,王月英元夜留鞋,此事在元曲中竟有演绎。

    第四世情缘,叙宋时历事,金童是乃“王士友”,玉女则是“钱玉莲”,这一世所谓疾苦相当,原本父母指腹为婚,夫妻不但没有婚配,竟连一面也未曾相见,妻子便在十八岁时尽死掉了。

    而第五世情缘,叙明时历事,金童则乃“商琳”,玉女乃是“秦雪梅”,这一世也是极为了不起的一世,秦雪梅吊孝守节,留名人间。

    即第六世情缘,叙明时中期历事,金童是乃“韦燕春”,玉女则是“贾玉珍”,这一世实以“蓝桥会”而震动天下,二人在蓝桥幽会时,大水急至,韦燕春竟遭淹毙。

    第七世情缘,叙明末清初历事,金童则乃“李奎元”,玉女乃是“刘瑞莲”,二人彩楼择配,双双葬身于火窟。真可谓是“绝唱千秋,千古绝恋”呀!

    然而,上天终有好生之德,太白金星竟也实是再看不下去,则等他们回转天界之前又给了他们三次机会,故才有了这第八世,俗称“半生缘”……

    (3)

    却说。清康熙年间,有一户人家姓薛,生得一位女儿,名唤“思柔”,皆是亭亭玉立,美若天仙,如今年芳二八,正值青春年少,婚配属期,当下薛父薛母便纷纷令人与她说媒,望能着个好人家,让女儿有个好的归宿。

    于不久之际,便相中一处人家,姓汪,公子名唤“若华”,长得尽是风度翩翩,英气逼人,实乃好生俊朗,与薛思柔正属绝配。

    薛思柔与汪若华成婚那日,即好像是天赐良缘一般,人人漫喜道贺,不胜荣光。更是那入洞房的那一刻,竟过得是只羡鸳鸯不羡仙,喜鹊枝头愿啼声,直教人当问这世间情为何物,茫茫生死也许得相依。

    不过,这一世的他们,似乎在考验着薛思柔与汪若华究竟情有多深,爱有多重,但在他们三十芳年之时,当薛思柔得了一场大病,遍寻天下名医,仍不能治,汪若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