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回:洛阳繁华处(3)(第1/2页)  锦绣倾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倩儿皱了下眉,收拾好书囊便要离开。

    织锦忽然喊住她,说:“我的书囊就留下来吧,我自己带回去。书囊怪重的,要你一个小姑娘般,姐姐我挺不好意思的。”

    倩儿闻言,犹豫着才将书囊放下。望景台之事后,宋织锦似乎一夜之间变了个模样,以前的那个多疑,好猜忌,娇生惯养,注重仪态礼仪的宋织锦现在开朗大方,做事亲历亲为,不假手于人,待人温和,连对下人都平易近人。

    在她身上,倩儿几乎找不到一点织锦以前的影子,除了——

    除了对待皇十一子。

    同以前一样,宋织锦的目光总是停留在皇十一子身上,这点,秋毫未变。

    行至文思阁外,倩儿忽然停下了脚步:织锦今年已有十六,近来王爷来信频频提及此事,怕是不日之后便会向陛下提出让织锦与太子尽早成婚一事。她从萧王的信里面读出了这个意思,却从未向织锦提起过此事。

    窗外,袁君孺与王治的对话,想必十分融洽,脸上不时浮现快意的笑容,她看到他,心里就无比柔软。

    王治载兴而归,他还留在原处,微一思忖,笑着朝她这边看来。

    织锦见被他发现,尴尬一笑,便很快走了过去。

    “君孺!”她轻声喊他的名字,但又很快想到这个称呼似乎有些亲密,双颊不由红了一下。

    他亦是微笑,像是三春的阳光,“九州池的莲花盛开了,不如我们一道去看看?”他提议着,不等织锦答应便拉住了她的手。

    织锦猛一抬头,咬了下唇,然后点点头。

    九州池,有莲花盛开。

    暖风扑面,池水微凉,她靠着渐台扶栏,感受着这番美景,忽然想到了什么,回过头,说:“刚才在文思殿还没谢谢你替我解围。”

    他迎着风,微微眯着眼睛,淡然一笑,说:“你我之间,不必言谢。”

    织锦闻言,默默低了下头。她想了想,又说:“那个老先生脾气挺不好的,怎么说呢,挺倔的一个人,有一次太子回答不出问题,他居然还冷眼相待,就差拿一把戒尺过来直接上手了。”

    袁君孺细细听着她的话,显然对其中的某些字眼并不是十分了解,他听完,想了想,微微皱眉,说:“师父从来不避权贵,如你说来,此番对待太子,也算是轻罚了。”

    王治是他的师傅?织锦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住,她评论王治为人又提到太子完全是想为刚才自己被训一事在他挽回点面子。这回倒好,弄巧成拙,骂了他师父。

    她舔了舔嘴唇,若无其事偏过头去,暗自反思。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你对《尚书》若是不感兴趣便跟师父提前说一声,师父向来因材施教,若真觉得你不适合学《尚书》,不会勉强的。”

    “好吧,我试试。”她回了句,背过他,继续默默反思。

    他笑了笑,走到她面前,微微躬身看着她的脸,说:“我初时跟随师父学习时也常挨师父的骂,师父对徒儿要求一向极高,不必放在心上。”

    织锦闻言这才释然,抬头对上他的目光。

    满池荷花,随风摇曳。

    阳光映在池面,波光粼粼,伴随满目红艳。

    有风吹来,她微微勾了下发丝,再看向他时,竟发现他此时正定定地看着自己。

    红光映着双颊,她用舌尖舔了下下唇,脸上有些尴尬。

    正当她以为他要做什么的时候,她便听到了他的声音:“太后已经将我安排至金华殿,护卫十一殿下。”

    十一?她轻念着,微微皱眉。

    “来日方长。”

    语气柔和,一如他的笑容。

    敬帝守仁元年,这一年,织锦遇到了袁君孺,一见倾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