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回(第1/2页)  锦绣倾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园中雀鸟啁啾,凉风阵阵,清谧无限。

    五月初至,荷叶盈池,湖面已开了不少睡莲,池下锦鲤游曳,其赤如霞,与碧波相映。

    李承渊在池边站了一会儿,迎风伫立,心境清明了不少,开始逐条缕析连日来发生的事情,那两男一女三人,昨夜暗探已查清楚了,出自吴越顾氏一族。长孙无咎在京口秘密搜缴江南的几个豪族中人,顾氏,也在其搜缴的范围之内。从京口大营逃出来那两人,男的叫无惧,女的名叫青莲,而他们拼死护送的,则是顾氏长者顾煦。这三人既然躲到了他这儿,想必长孙无咎是听到了风声,故而先命钱塘令摆架搜查,给他一个下马威,后则亲自到访,解了他的围,又送了个人情。明察暗访。

    若他所料没错,长孙无咎昨夜既然铩羽而归,定会再找机会,前来寻衅。若说上次朝堂之上,他与长孙无咎二人在陛下面前暗自争夺张府旧宅,还只是有嫌隙,那么这一次,长孙无咎隐约摆开架势,他便不接也得接了。

    又静思片刻,日影渐长,已至哺时。

    “禀告殿下,大将军来了。”

    他来得倒快。李承渊将视线收回,道:“前厅奉茶。”

    “殿下为何事烦忧?”一个沉着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着黑色深衣,腰束皮带,足蹬皮靴的男子拢袖站立,“哦,府中侍从告诉末将,殿下在此处。不请自来,失礼了。”说完,才躬身作揖,行相见之礼。

    李承渊虚扶一把,挥手命下人退下,道:“哪里,将军的随军司马在本王府中遇害,将军关心下属,原也应该。”“将军可见过那司马了?”

    “府中侍从已对末将说明。”长孙无咎道:“那孩子被贼子刺穿了肺部,呕血不止。所幸,没伤及心脉,劳殿下府中医者救治,总算保住了一命。不过今后怕是不能再提气使剑了。”

    李承渊走进了茅亭,“本王已下令全力搜捕昨夜那三个刺客。”抬手示意长孙无咎与他一道落座,又道:“将军昨夜亦受了那刺客一掌,可还好?”

    “末将无恙。”在竹塌上跪坐。旋即有侍女奉上茶点:两盘髓饼,两盘茶酥,小米糕,两壶酪浆。

    长孙无咎看了眼案上茶食,道:“殿下这吃法,别具一格。”笑了笑,说:“南方多稻谷,北方盛产麦豆,而酪浆则是胡人的吃法。”

    李承渊道:“乱世三百年,北方物华渐染这吴越蛮夷之地久矣,南北风俗交融,南方士族渴饮酪浆,北方大夫饮茶者,不在少数。将军身在关陇,与胡人接壤,胡风流行,应最是能体会。单看将军今日身着的这皮靴,皮带,不就是胡人的穿法么?”

    “昔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兵灭胡,为便宜之计。今日殿下因地取材,杂糅南北,比之先贤,不遑多让。”

    “将军谬赞。”李承渊道。

    长孙无咎拢住袖子,复又是一贯的阴沉淡漠:“只不过,末将有一点不解。”话锋一转,道:“人言移风易俗,风俗者,一地百姓之共有者也,一国民众之凝聚力也,文化也。南北杂糅,不知这华夏根基,是否也一并动摇了。”顿了一顿,又道:“先祖曾向先皇谏言,以关中为正朔,自上而下,推行于下。如今恰好一个甲子,北境粗安,也算卓有成效。而江东百姓,却还依托在旧族羽翼之下,迟迟不肯归附,这是何解?”

    终于切入正题了。李承渊泰然自若,道:“先有民心依附,国方能成。如将军所言,凝聚民心者,风俗文化也。我大齐境内,无论蛮夷华夏,皆奉儒典。”顿了一顿,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大齐立国百年,长孙氏先祖‘关中正朔’之策,令我朝得焕生机。方今我朝无论兵力,物华,皆已远迈前朝。吴越归附,是迟早之事。将军领兵征伐吴越,应是再清楚不过,吴越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