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回(第1/2页)  锦绣倾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后厢房往前,连廊曲折回环,走了有许久,便见到一园林池沼。

    他们并排而行,长孙无咎手挽着她,但觉十指纤纤,柔若无骨,行走之间,嗅着她身上幽幽一股体香,不禁心神俱醉,不自觉放缓了步子。

    婴宁被他挽了一路,手心的湿汗黏在手上,很不好受。“你,你可否松开我?”婴宁问道,低头看了眼他的手腕。

    长孙无咎一怔,方才松开了她,道:“你放心罢,那婢子没见到你。”

    婴宁听他说出了自己担心之事,暗念:方才自己的心思,他可都知晓了。对他又是感激,又是心下惴惴。想到师父身为吴越长公主,生平不做恶事,却被那些大齐士兵逼得在那土地庙凄惨等死,心下对此人又是一阵怨恨。连说了两个“你”字,却不知道该对他说什么话来。

    长孙无咎自不知她此刻心中百转千回,还道这女子羞赧,不愿多与陌生男子纠缠。可她虽不开口说话,眼睛却自盯着他的脸,便就如此堂而皇之地望着,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被她这么看着,反倒是长孙无咎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午时方至,金乌正自炽热,这林中却是清风阵阵,园柳鸣禽。身处其中,颇为惬意。长孙无咎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却听见那女子说:“你这眼珠子可真黑,令人捉摸不透。叫人看了害怕。”

    “是么?你怕我?”长孙无咎答道。双目与她相对,话,便随口说了出来:“姑娘实是不必害怕在下。”他少时,也曾有过几个可心的女子,但如眼前这般,天真娇媚,不染凡尘者,却是从未见过。“姑娘可是这府中之人?”长孙无咎问她。

    先时那一句话,她是情不自禁,而今心里明白,自然不愿多与他纠缠,便道:“先生午后过来上课,我得走了。”想了一想,道:“今日多谢你替我解围。”还是向他道了声谢。说罢,便屈膝行了一礼,转身沿山石间的小路,穿过园林,径自走了。

    午后教书先生果然如约而至。婴宁已早早在书房等候,摊开纸笔,练习先生昨日教习的汉赋。其时,先生正照《文选》上的内容,教至田猎一章,恰好两首赋都是司马相如所作。

    她从巽秀口中听说过,司马相如字长卿,是汉朝有名的才子,曾以一曲《凤求凰》引得才女卓文君与之私配终生。司马相如郁郁不得志时,卓文君便当垆卖酒,持家有方。后来司马相如逢杨得意,凌云之章终于得汉武帝赏识。

    《上林》《子虚》念了几遍,她总觉得文章辞藻华丽,却是大而无当。什么“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显是将女子比作洛神宓妃,说她清秀脱俗,至“色授魂与,心愉于侧”却又不知所云,令人费解。

    那教书先生原是北方过来的宿儒,姓苏,名曰江陵,五十余岁年纪。他生于江南,二十岁经察举入仕,也曾在朝做过几十年官,见士族势力把控官场,有肃清之心,却无奈受人排挤,不得已弃官回家,渔樵耕读,倒也自在。数月前,他受琅玡王之邀,教授婴宁。在朝中时,琅玡王对他多有敬重照顾之意,苏江陵自不敢辞,便就每日过府来。苏江陵饱学儒典,这徒儿婴宁却自幼修习老庄,平日里师徒二人漫谈古今,便大有分歧之处。好在苏江陵虽奉孔孟之道,却不似一般酸臭腐儒,为人十分开明。对婴宁的一些见解,他虽不十分赞同,却能理解。师生二人倒也相处融洽。

    他见婴宁以手支颐,秀眉微蹙,精神不振,似有心事,当下叩了叩书卷,道:“唔,这《上林赋》你可懂了几成?”婴宁道:“老师,若但以文字论,这文章倒也不难懂,只是有一句,婴宁不是很明白。”

    苏江陵道:“是哪一句?你且说来。”婴宁道:“文中所说‘皓齿灿烂,宜笑的烁。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这前两句是写女子美貌,而后两句,我却不懂。以色授之,如何能令人以魂与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