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回 水路大军(一)(第1/2页)  我在冥界当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在建安(今福建建瓯南)设有一个很大的造船厂,并建立了一支拥有战船五千艘的强大舰队。为了确保江东,吴将水军主力放在长江,并在北边修建水上要塞濡须坞(今安徽巢湖市东南)以防魏军,在西边置长江重镇于宜昌,以防蜀军,同时使用海军舰队沿海南下扩展地盘。

    水军统领王睿和监军叶枫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但见从巴东到长江三峡这一段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不禁皱起了眉头,又见前面竹筏上的划浆手处乱不惊,从容镇定,心里又有些宽慰。

    后面小船、大船在前面竹筏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沿着主航道前进。

    就在秭归这个地方,舰队被拦住了。哨兵来报告说:“大事不好,江面上发现了大铁锁,江底下发现了大铁锥,幸亏是木筏在前面探路,要是大船就麻烦了。”

    原来王睿造船,为了不让东吴发觉,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但是日子一久,难免有许多削下的碎木片掉在江里。木片顺水漂流,一直漂到东吴的地界。东吴有个太守,发现了这件事,连忙向吴主孙皓报告,说:“这些木片一定是晋军造船时劈下来的。晋军在上游造船,看来是要进攻东吴,我们要早作防守的准备。”

    可是孙皓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我不去打他,他们还敢来侵犯我!”这个太守没有办法,觉得不防备总不放心,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在江面险要的地方打了不少大木桩,钉上大铁链,把大江拦腰截住,又把一丈多高的铁锥安在水面下,好像无数的暗礁,使晋国水军没法通过。

    王睿和叶枫亲自乘着竹筏来查看情况,那铁锁也就是铁链,铁索足有手脖子粗,那铁锥也甚是可怕,小船没事,吃水浅,要是大船那就坏了,非把船扎透不可。王睿说道:“铁锁倒没有什么可怕的,我在大木筏上弄上一个木头火炉子,把铁锁烧红,然后打断它就可以了。只是这个铁锥一时还想不出什么办法?”

    叶枫想了想,说道:“这些铁锥若不破除,堵塞着长江航道,更让我舰队没法通过,你看这样行不行。”说着,把办法一说,王睿一听,大为高兴,伸着大拇指说:“不亏为太师太傅,宣威将军,我看此计行!”

    于是王睿下了命令,十多个大木筏在前,竹筏上设一个火炉,火炉上放上木柴,遇到铁锁,就把铁链放在火炉上面,点上大火,放上麻油,大火熊熊燃起。不一会儿,就把铁锁烧红了,士兵用铁锤把铁锁砸断。

    怎么对付这些大铁锥呢?十多艘木船灌上水到了铁锥旁边,两艘船用绳子绑上一个铁锥,然后士兵用木桶尽力往外排水。不一会儿,水排尽了,铁锥也被拔了上来。这就是充分利用水的浮力,哪条船也有上百吨的力气,要

    拔这些铁锥自然不费什么事儿。

    为什么需要两艘船拔一个铁锥呢?也是两条船夹一个铁锥,才能保持船的平衡。

    再多的铁锁,再多的铁锥,碰到了这两个智多星,也是没了办法。

    水上大军于二月初三日(也就是280年的3月20日),到达了西陵重镇,遇到了东吴的水军和西陵陆军。前几年的时候,这个地方是大晋的伤心地,东吴名将陆抗击败了杨肇的三万骑兵与羊祜的五万步兵,使晋国举国震动,差点儿一蹶不振。

    如今,陆抗虽然死了,但他的次子陆景还在,正统领着西陵的水陆大军。

    王睿和叶枫在瞭望船上观望吴国的水军,但见吴军的舰船虽没有大晋的船多船大,但也威风凛凛,排成一个方阵,阻挡着晋国水军的前进道路。再有沿江的西陵城,挂着东吴的旗号,在北风吹拂之下,猎猎飘扬。

    但是在西陵城外,晋国的大军正在北面紧紧地包围着西陵城,有一面旗帜特别醒目,白底黑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篆字“杜”。

    叶枫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