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回 小人物的纠结(第1/2页)  我在冥界当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还不够,司马颖还派人把司马伦那边死难者14万人的丧事也给包办了。这一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司马颖有情有义。司马颖的书虽然读得不多,但是事办得周到、漂亮,民间人心的走向,慢慢地引向了司马颖。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司马颖能成为人们眼中的好王爷,全凭他手下有一个得力的心腹:卢志。

    卢志,字子道,今河北涿州人,是东汉大儒卢植的曾孙。当年司马冏给司马颖写信,相约一起讨伐司马伦,正是卢志力陈应当起兵响应齐王。司马颖出于对卢志才德的依赖,以他为咨议参军。

    当司马冏节节败退想要回家之时,几乎所有人都支持这个决定。只有卢志站出来,对敌我态势进行了言之有理的剖析,司马颖听取了卢志的意见,组织了一支敢死队,终于渡过了之前怎么也渡不过的颍水。

    战争结束以后,齐王司马冏主持朝政,卢志建议司马颖激流勇退,在自己的地盘壮大力量,通过一系列仁政的手段,积累了大量的政治资本,赢得了绝佳的口碑。看上去天下人的心归成都王司马颖了,总该起兵夺取司马冏的权力吧!

    卢志却劝司马颖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得好好地笼络叶枫,只有取得叶枫的帮助,事情才有成功的把握。

    这段时间,又发生了许多的事情。

    一天,有一个白头发的老头儿,闯进司马冏的府里,进门大呼有人起兵反对齐王。齐王府上的人都觉得这个老头儿准是神经病,赶紧给撵走了。不过,却也给一派升平气象中的齐王府,送来一丝不祥之感。

    又有一天,齐王府闯进来另一个不速之客,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这女人不知道是走投无路还是路过此地,竟然提出要借齐王府在这里生孩子。看门的当然不愿意,臭骂一顿把她撵走了。那孕妇临走时说:“我截齐便走。”

    本地方言,截齐便走,就是整理一下衣服就走的意思。

    这句话本来没什么不对,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截齐”,不就是要齐王的脑袋么?之后,洛阳城里小孩子流传着一首歌谣:“一块兜肚,为齐孝服,司马府里,大厦将倾。”这话什么意思啊,连小孩子都听明白了,就是说小孩子都在为齐王穿孝服,司马冏的府里,房子将要塌了。

    这也可能是司马冏的对立面,故意损司马冏。甭管怎么说,人在做,天在看,老百姓的嘴谁也捂不住。

    而真把司马冏送上死路的,是一个小人物,李含。

    李含,字世容,小时候挺有才干,郡县举孝廉时,靠着推荐,走了上官场。李含虽然能力很强,但却一直得不到重用,在官场里混得一直不太好。司马颖有卢志,司马顒有李含,李含之所以能遇见重用他的司马顒,还得感谢赵王司

    马伦。

    司马伦做了皇帝,一翻名册,对孙秀说:“李含有文武大才,就是没有遇到使用的地方。”于是把他派为东武阳令,此事被司马顒知道了,就上表求升李含的官。不久,李含又成了长史,算是司马顒身边的近臣,左膀右臂似的人物。

    河间王司马顒在三王起兵时,起初是站在司马伦一边的,后来倒戈成了司马冏的人,中间的过程,都是李含一手谋划的。

    司马冏坐镇朝堂,过去司马伦的手下皇甫商一看自己的主子死了,想换一个避风港,就找到了司马顒,请求司马顒收留他。司马顒也挺好说话,一见有人归顺他,自然是没有拒绝的道理,对皇甫商好吃好喝招待着,李含却不乐意了。

    原来,两人有过节。当年李含举孝廉,皇甫商也是一个少年,仗着自己家里有点势力,就找到李含,想跟寒门出身的李含交个朋友。皇甫商是带着一颗热心来的,却被李含泼了一盆冷水,皇甫商一气之下就四处说李含的坏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