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回 乱世中刘渊的崛起(二.(第1/2页)  我在冥界当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永安元年(304年),司马颖击败司马乂,成为皇太弟,任命刘渊为屯骑校尉。不久东海王司马越等与晋惠帝征讨司马颖,驻扎在荡阴,司马颖任命刘渊为代理辅国将军,负责北城防守诸事务。

    等到晋惠帝六军战败时,司马颖又任命刘渊为荡冠将军,封为卢奴伯。不久,安北将军王浚,起兵讨伐司马颖,刘渊劝司马颖说:“现在王浚的人骄横、强暴,兵众十万,恐怕不是宿卫军以及都城附近的兵士所能抵抗得了的,我请求回去为殿下您劝说五部的人马来赴国难。”

    司马颖有些不放心,问:“五部的人马可以担保前来吗?即使能够前来参战,鲜卑、乌丸之人强劲、快捷如同风云,是那么容易抵挡的吗?我想护送皇上回洛阳,以避开他们的锋芒,接着再慢慢地告示天下,以叛乱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制服他们。您认为怎样?”

    刘渊回答说:“殿下是武帝之子,对王室有突出的功劳,有威望、恩泽广,天下人都钦佩您的风范,谁不想为殿下您赴汤蹈火、献出生命呢?这种情况下,征发士兵有什么困难呢?王浚是个小人,他哪能与殿下您抗衡!殿下您如果一离开邺宫,就等于向他人示弱,这样,洛阳能到达吗?

    “纵然到了洛阳,恐怕威望、权力就不在殿下您的手里。一纸檄文,一尺书信,有谁肯去为他人尊奉这些!况且东胡的强悍不能超过五部之人,希望殿下您鼓励、安抚兵众,平定混乱,镇守住邺城。我当为殿下您以五胡的兵力斩杀王浚,这个小人的首级指日就可悬挂在邺城城头。”

    在刘渊的巧舌如簧下,司马颖非常高兴,于是任命刘渊为北部单于、参丞相军事。刘渊回到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后,无异于放虎归山,蛟龙入水,终于不受司马颖控制。众贵族商量一番,刘宣再对刘渊提议道:“我们诸位王爷愿意上下同心,推举你为大单于,在您的领导下,坚决服从您的意志,谁要是有三心二意,我们共除之!”

    “口说无凭,我们何以上下同心?”刘渊再次激励众位王爷。

    于是大家杀白马,歃血为盟,喝了血酒,刘宣等人便为刘渊上大单于的称号,二十日之间就聚众五万,定都离石。

    后来王浚派将军祁弘率领鲜卑兵众进攻邺城,司马颖战败,于是,挟持天子向洛阳落荒而逃。刘渊感恩于司马颖对他的知遇之恩,和众贵族商议说:“司马颖不听我的话,向相反的方向溃逃,真是奴才。然而我与他有言在先,不能不去救他。”

    于是,命令右于陆王刘景、左独鹿王刘延年等人率领步兵骑兵二万,将去讨伐鲜卑和乌桓。

    刘宣和众贵族商量一番,出来坚决劝阻,对刘渊说:“晋朝昏庸无道,他们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我们,所以

    鲜卑和乌桓人非常愤怒,承受不了心中怨恨,想有所作为。现在,司马氏父子兄弟互相残杀,这是上天厌恶晋朝的德行,将天下授予我们。

    “单于积德在身,连晋人都佩服,鲜卑、乌桓可以作为我们的援助力量,怎么可以阻挡他们而去拯救仇敌呢!上天赐予了而不接受,反过来就会受到上天的责备。希望单于不要出兵去打击鲜卑和乌桓。”

    刘渊想了想,刘宣说得也对,这也叫坐山观虎斗,不战而屈人之兵,点了点头说道:“说得对!应该做高山峻岭,怎么能甘心做低矮的小土丘呢!天下的帝王也不是一承不变的,大禹出自西戎,周文王出生在东夷,谁该做帝王,只能按德行的高低授予。

    “现在,我们有兵十多万,而每个人都相当于晋朝十个人,如果我们击鼓进军、摧垮晋朝,必将如同摧枯拉朽。我又是汉朝刘氏的外甥,我们的祖先曾与汉朝相约为兄弟,兄长灭亡了,弟弟来继承,不也是应该的吗?”

    永兴元年(304年),刘渊在南郊筑坛设祭,自称汉王,建年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