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回 赵瑗深处大内 心系天下(第1/3页)  媛行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宋之难》

    南宋时期,都城临安,皇帝赵构励精图治治理着这个几次南迁的国家。幸于金人不善水战,于是偏安一隅的景象使得南宋很快又有了繁盛的模样。

    第一回 赵瑗深处大内,心系天下

    大内的侍卫,英姿飒爽,威武的并列于城墙两边。赵瑗做为一个生长在大内已有八年的少年郎,城墙外的世界令他十分的向往。

    赵瑗身着一身凉衫,素白的颜色在绿茵草地之中,轻盈矫健地舞动宝剑。赵瑗面目清秀,虽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但他的眉宇之间却时常透露着一丝丝淡然的伤感。睫毛之下的一双眼睛,认认真真地看着自己手中宝剑的锋芒。剑随身走,以身带剑,显然一副有模有样的习武之人。

    剑的流苏在挥舞之间来回甩动,划过赵瑗的胳膊,那是他舞起宝剑直指云霄,划过赵瑗的手腕,那是他摆起宝剑横劈右方。阳光不温不热,洒在赵瑗的身上,透过白衫,看到他的身上已然大汗淋漓。

    “哎哟,我的小祖宗……”话音未落,只见一位公公走了过来,脚步急促,眉头紧皱,头戴黑色夏季三梁进贤冠,身着一身朱衫,腰系蓝青色革带,脚蹬鹅顶靴。手上拿着拂尘,一左一右的移步来到赵瑗身边,弯着腰,递过一个木盘,里面放着一块整洁的金丝手帕。

    “小祖宗,快擦擦吧!”这个公公很是紧张心疼着赵瑗,赵瑗也着实有些累了,停下剑来,拿起手帕擦擦鼻梁和额头,赵瑗圆圆的脸蛋还真有点像皇帝赵匡胤。赵瑗对公公说:“我饿了。”

    公公听了,十分开心,对身后的道路旁站着的宫女叫道:“快,殿下要用膳,叫御膳房做来。”说完又补充一句:“要是慢了时辰,仔细着自己的前程!”这时赵瑗松了一下肩膀,对公公说:“关礼啊,你果然办事仔细。”

    这位关礼,可是当时十分忠厚的一位宦官。宋高宗对这个孩子还是十分看重的,因为这个宦官也是宋高宗喜欢的小人物,现在赐给赵瑗用,确实是用心良苦啊!

    赵瑗把宝剑放进剑鞘,噇的一声清脆悦耳,听得出来,这把宝剑应该是十分珍贵的。宝剑由侍女拿着,赵瑗则坐在一把圈椅上,圈椅上的雕刻精细,左和右是两条游龙直奔圈椅的中央而去,中央一颗火球的龙珠十分立体显眼,这应该就是双龙戏珠了。

    赵瑗坐在阳伞之下,本应该悠然自在,但是看了看身边的侍女和太监,有的换了又换,有的讲话还有着这里那里的口音。突然,赵瑗心生一计,对身边的人说:“你们谁可以说一说你们老家的故事,我最喜欢听了。”

    身边的侍女和太监们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都没有谁敢说的,这时一个侍女抬起头来,看看左边右边,高兴的向前走了一小步,说:“殿下想听什么故事呢?”赵瑗原以为他们也被关在宫里太长时间肯定不会说话的,谁知,这个女孩竟然回答了自己。

    赵瑗还没有想好要听什么故事,但又确实是自己提出的要求,于是对这个侍女说:“那就说说,你,你是为什么来当侍女的吧?”这个侍女和其他的侍女一样,梳着大方额头,簪子不过是宫女里用的一种竹木宫簪,身上穿着粉色的衫,外套是一件素兰色的褙,鞋子只是普通的绣花宫鞋,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她的小脚却是一对三寸金莲。

    赵瑗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现在也只有从这些仆人们嘴里得到答案了。这位侍女想了想,开始说:“奴婢本是北方人,当时我只有八岁,我爹和娘都是老实的下田干活儿的人。

    有一天,村里一个无赖带着几个金人来到我们村子上,金人一开始还只是逼着我们交出粮食,后来竟然开始杀人放火起来,不交粮食的,金人就把他们活活打死,我爹和娘把所有的麦子都交出去,可是我娘为了省一点给我吃,就在交粮食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