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5、第二百三十五话(第1/3页)  帝凰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被取名为匦的大家伙外形像是体量巨大的铜箱, 面朝的四个方向都分别刷上青红白黑的颜色。

    匦箱每一面格都具有各不相同的用途, 向东的青色面格以供求取功名的人投入毛遂自荐的公文。

    向南的红色面格则是投入对朝廷的建议, 向北的黑色面格则是接受告密, 向西的白色面格则是伸冤请求。

    一旦官员将公文投入匦箱就不能再取出,每日晚间都要特命的谏官将匦箱打开,取出其中的公文汇总,直接交由则天皇帝的审阅处理。

    随着第一个投入黑色面格的告密公文, 被则天皇帝大张旗鼓的勒令查办, 一经定罪便严惩不贷之后。

    原本对匦检制度抱着怀疑态度的官员们,突然间意识到告密还真能落到实处, 何不借此手段打击政敌。于是, 各种五花八门的告密公文纷纷被投向了匦箱之中。

    待匦检制度颇具成效之后, 则天皇帝又向全天下的百姓放出诏书,鼓励他们来洛阳面圣告密。

    但凡哪个百姓察觉有人对朝廷有不轨之举,他只需到府衙说一声自己要面圣告密, 官员不许过问缘由, 并且立刻为其准备快马, 按照五品官员的待遇, 将安全送达洛阳面圣。

    在最开始的几个月, 则天皇帝都会亲自接见前往告密的百姓。

    若他们告密之事的确有据可循, 那她就会重赏这些百姓,若纯属胡扯,则天皇帝也会客客气气的将他们送回去。

    这对某些一心想着投机取巧的百姓来说,简直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各地百姓都热情高涨纷纷赶往洛阳面圣告密。

    朝廷有匦检制度,地方有百姓告密,一时之间各种需要查办的大案要案全都在御史台堆积如山。

    各部急需罢免的大官小吏让吏部疲于奔命,而等待斩首判决的官员塞满了刑部大牢。

    在匦检与告密双管齐下之后,朝堂自上而下无不静若寒蝉,生怕一不留神就会受牵连,轻则贬官,重则满门受诛。他们都不得不放下颜面,纷纷向武氏兄弟拜码头,希望能够借此躲避祸端。

    在这阵腥风血雨酝酿发酵之初,李令月就已经搬到了宫外的太平公主府。

    刚开始,她并没有采取行动,只是暗中吩咐周兴打探朝廷中哪些卑微小吏,明明身怀真才实干,却屡屡得不到晋升。

    周兴得到吩咐,动用这两年有意积累人脉,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当他把一摞装订成册的官员名单,交到李令月手中,看到她露出赞赏的微笑,问道:“你跟在本宫身边日子也不短了,该有两年了吧”

    周兴微笑着点点头:“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就两年了。”

    “这些年,你鞍前马后替本宫办事,本宫也没怎么好好赏赐你。你想要什么尽管开口,只要本宫能够做到都会让你如愿以偿。”

    见李令月说得情真意切,周兴心里感动暖洋洋的,他摇摇头道:“主子的知遇之恩,就是对奴才的最大赏赐。只有奴才还有一口气在,都愿意为主子鞠躬尽瘁,死而”

    还没等周兴信誓旦旦的说完,李令月就抬起手打断道:“本宫不喜欢听这些无用的冠冕堂皇之言,只要你忠心待本宫,本宫绝不会亏待你,明白吗”

    周兴点点头:“奴才明白。”

    “那就好。接下来你的任务就是以雅集之名,将名册上的人请来公主府,然后筛选其中才能最突出的那些人,游说他们投入本宫门下。”

    周兴并不知道到李令月想要踏足政坛的野心,因而对她此举心存疑惑,不由问道:“投入主子门下奴才不是很明白主子此举的用意。”

    “听说过孟尝君食客三千的故事”

    周兴知道自己肚子里没有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