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这个不辣(第1/2页)  插旗大师申请互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出色的工匠在设计锻造图纸的时候,就会展现出敏锐的嗅觉和惊艳的审美。

    对于一把手工打造的武器来说,人们第一时间看到它的造型和质感的时候,往往是在动手锻造之前。

    仅仅是使用了炭笔和钢尺,简单地在白纸上勾勒两下,一把武器的雏形就已经出现。

    这张草图上不需要用精密的测量单位去描述武器的每一种数据,而是用“神韵”和“气质”作为衡量的标准。

    “颜值”这种残酷的选拔机制,并不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在武器的小圈子里,也是完全适用。

    举个例子来说,一家运作成熟的武器公司,在发售一款主打武器之前,都会召集首席设计师们开会。

    在通过各种渠道征集来的设计图中仔细审阅,把最有可能热卖的几种款式筛选出来。参加会议的七位设计师加上项目的负责人,总共要进行三轮的投票。

    最终通过层层选拔的设计图,才会交到锻造师手中。

    300:1

    也就是每三百张设计图中,只有一张能够得到监制总监的青睐,可以打造成样品参加二次审核。

    如此严格的海选只为了确保一件事。

    “锻造出来的武器可以不是最锋利的,但一定要是最吸引眼球的!”

    这种本末倒置的商业运作满了资本的味道,自然也引起很多同行的不满。

    “比起外表,我觉得武器的质量更加重要!”

    “不是亲手设计的武器,锻造出来是没有灵魂的!”

    “为什么不懂锻造的人也可以设计武器,让他们滚呐!”

    淳朴的铁匠们发出了一点点声音。

    然而在坎境三家大型武器公司的联手运作下,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声音很快就消失了。

    从刀匠协会统计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来。

    拿到白金销量认证的武器,无一例外,全部出自三家武器公司之手。

    甚至因为三家公司的存在,工匠这个职业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因为公司更加倾向于花钱培养高级设计师,让他们去设计更加时髦拉风的武器外观。而掌握锻造技术的铁匠师傅们反而成了流水线上的员工,只需要会按照设计图挥动锤子就可以啦。

    时代在变化,去武器公司应聘的锻造师傅们,在圈子里被称为新派铁匠。他们只需要按照合约,把交到手上的设计图原原本本地打造出来就好。

    守规矩,有饭恰。只是新派铁匠不得不遵守的规矩有点多。

    购买材料的进货渠道由协会统一指定,锻造的工具和设备也必须在协会的定点商店购买,最终销售的渠道由武器公司的人员上门验货。

    这本来应该是一条双赢而且省心的模式。

    但实际上从协会指定的货源购买设备和材料并没有什么优惠,而武器公司上门收购更不可能给足价格。全封闭的工作环境让人两眼一黑,签过协议的锻造师傅们面对被两头放血的窘境也没什么办法。

    既然有接受新潮流的锻造师傅,那自然也有坚持自己开工作室的老派铁匠。

    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成名已久的锻造宗师,他们设计的武器有着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而且在锻打材料,酸洗花纹,武器结构上,锻造宗师们都有自己的专利技术。

    在外行人眼里很普通的一个握把,这个结构里面可能就包含着七八种项专利,细致到一根铆钉,一个搭扣。

    这些大师是真正的版权富人,因为这些专利都被刀匠协会收录,其他人可以使用和参考,但是要付出足够的费用才行。

    毫无疑问,经大师的手打造出来的武器,更多地受到了收藏家的追捧。

    人们更愿意买回来当传家宝,连拿出来把玩都要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