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卖身葬母(三)(第1/2页)  大汉好男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知道里正从哪儿弄了一块木板过来,上面还用绳子系着,挂在了常惠的脖子上。

    常惠一看,原来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卖身葬母。汉承秦制,虽然用的是小篆,但字体跟繁体字差不多,常惠依稀辨认得出来。看来炒作并不是今人的专利,司马相如与县令互相炒作,身价大增,为自己娶到了卓文君。今天,里长也要通过卖身葬母这四个大字为自己提高身价,让自己少卖二年,自己还差点误会他了。

    果然,这块牌子一挂,立刻就吸引了一位五十来岁的长者的注意。只见他身着青色绸缎,生得身长五尺五寸,双手过膝,面如冠玉,目光慈祥。身后还跟着一人,此人圆面大耳,方口厚唇,腰细膀宽,应该是车夫之流。

    他径直过来问道:“小伙子,哪里人?”

    常惠答道:“我叫常惠,大兴亭常家村人。”

    那老者又道:“哦,大兴亭,那地方我知道,离县城也就三十来里路。我做生意经常要路过那儿。你这卖身葬母可是真的?”

    常惠的舅舅连忙答道:“老爷,我这是孩子的舅舅。我这外甥他爹爹去世得早,他娘好不容易把他拉扯大,又得了重病去世了。家里为了给他娘治病,能卖的都卖掉了,如今家徒四壁。这孩子有孝心,为了安葬他母亲,自愿卖身为奴。唉,都怪我这当舅舅的无能啊!”说完,抹了一把眼泪。

    里长一听,赶紧拿出亭长签发的文书,道:“这位老爷,您看看,这是官府签发的文书。我们都是正经的人家,我是村里的里正,老爷若是有意,我可以当个见证人。”

    那人把里正的文书接了过去,仔细看了一下,问道:“嗯,直白地跟你们说吧,我是个生意人,姓周,在城里开了二家绸缎铺。有一位伙计走了,我就出来转一转,看有没有合适的。你们都说说吧,怎么一个卖法?”

    常惠的舅舅道:“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你看该怎么卖?”

    常惠道:“给我娘买棺材需要八千钱,请道人做法事也得花四、五百钱,其它零星开支怎么也得花一千多。还有啊,我还欠胡郎中药费六百二十钱,还了他三石粟米,值二百四十钱,还差他三百八十钱。这里里外外的加在一起,没有个一万钱事情就解决不了。这样吧,我卖一万钱,签五年的卖身契。这位老爷您看如何?”

    那老爷还没说话,旁边的车夫就已经跳了起来了,“这位后生,要一万钱还只签五年的卖身契,你不是要抢钱吧?你也不打听打听现在外面是什么行情,再加个一万多一点,可以买下一个年青力壮的后生了!”

    那老爷打扮的人乍一听,也感觉到有些吃惊,问道:“小伙子,你这个价钱,确实有点贵,我要供你吃、还要供你住,若是搁在以前太平盛世的时候,确实是这个价。但现在不同啦,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你这个价钱可以签十年的了。能否再考虑考虑?”

    常惠看他目光慈祥,不象个狡诈阴险之人,便胸有成竹地答道:“贵当然有贵的理由。同样是石头,有的石头是宝玉,有的石头却只能是石头。同样的道理,您花一万钱请的人跟花五千钱请的人替您挣的钱肯定不一样。”

    周老爷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你就这么自信你能帮我挣大钱?”

    常惠暗想,凭借自己这一肚子的学问,难道还不能在汉代有一番大作为吗?挣钱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小小的目标而已,他的理想可不止这些的。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摆脱目前的这一困境。想到这儿,他不加思索地答道:“周老爷,您要是信不过我,我们可以在契约里写明,如果五年之内,我不能帮你比别人多赚一万钱,我自愿终身为奴!”

    那周老爷一听,乐了,“有意思,有意思。好,看来你我还是有点缘分的,你这个人,我要了,就依你的。走,我们找个地方签约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