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63、小篆(一更)(第2/3页)  种恨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已经看明白这图的意思?

    可为什么她没有当即告诉本王这图的意思,难道是因为当时身旁人有她不信任的人,所以她不便讲明白、甚至不敢靠近我声提醒?还是她自己也没有注意到这图中藏有的信息?

    我默了会儿,手指摸过离我最近的一个红笔标注的地方陵台城。

    夕阳余晖穿过船上的窗格落在图中,红色的标记点被光线照得通透而浅淡。

    我心中一顿,从抽屉里找出丹砂颜色,用毛笔蘸取后在图中空白处画了一个点,吹干后放在窗格边、借着残余的日光认真对比,果真发现了不同:丹砂的颜色因采于矿石,所以在日光映照下有微微闪烁的矿石光泽,可图中的红点标记却不是如此,这红色浅而薄,淡而疏,状如水液,不见晶光。

    放在鼻尖辨别了片刻,心中更加确信——

    红点标记,不是丹砂颜色,是血。

    为什么放着丹砂颜料不用,而用血来标记?

    难道……难道是提醒本王这些地方有刀光血影的危险?那这些选择性画出来的河流上,是不是也留下了什么信息?

    窗外最后一缕日光沉入运河,江面一片瑟瑟。我望着这幅河道图,明明是该紧张的时候,心中却愈发沉着。

    在桌案上重新铺好纸张,把图中旁支河流一条一条摘出、在纸上临摹下来,落笔的时候十分机械,只能尽可能保持跟它差不多的样子,本王心中更是完全不知道这些河流代表什么意思,只能把河流的名字记在旁边,盼望着从名字里发现暗藏的信息。

    可把名字写出来才发现,名字组不成什么有用的东西,我又联想了一遍谐音,也还是杂乱无章,无济于事。

    窗外摇摇晃晃闯进一阵江风,把纸张吹斜了几分。

    大概是天意如此,我看到偏斜的纸张上,两条河流自下方斜流而上、汇于一处组成了一个清清楚楚的“人”字,有恍然大悟之感冲进脑海——这河流的形状,难道可以组成字?

    可下一秒,本王就否定了这个想法——这弯弯曲曲的河流与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楷书相差太大,这种形状,是根本不可能组成楷书的偏旁部首笔画结构的。

    恰在此时,门外守卫敲门告诉我:“殿下,一个时辰后就到陵台河段了。”

    还有一个时辰就到第一个红点标记处,可本王还没有弄清楚这张图里传达的信息,心中悔恨渐生,前些时日我在王府躺着日日颓丧虚晃度日,为何不提前来从运河走一遭,纵然我心口有伤身子骨不如从前,但也还没有弱到连船都坐不了的地步——

    等等!

    心口的伤……锦国四十四年冬至……秦不羡演算得密密麻麻的一张纸……笔走龙蛇,婉转流畅,浩然通达,不露锋芒。

    这不是当朝推崇的楷书,是秦不羡在我面前用过的,秦代官文,篆!

    我迅速提笔,把提取出来的所有河流变成笔画挨个组合了一遍,废纸扔了满地,终于赶在一个时辰就要到的时候,组出了六个能清晰可辨的篆文字——

    劫有三,逃为上。

    河上有三道劫难,适时逃脱,走为上策。

    本王大吃一惊,纸上朱笔写下的这六个血红的字激得我眼眶生疼,脊背上全是汗。

    我在一瞬间大彻大悟:卫添的目的不是借修河道一事来劳顿本王的军队,也不是故意折腾致使南境弃守,他的目的是要我和南国府将士的命,他们连同本王,都要死在这三道劫难里。

    而这千里运河,就是我们的葬身之地,到时候沉入河里,鱼虾啃食,只剩森森白骨两千具,就算打捞出来,连模样也辨认不出。

    恰逢此时风声陡起。

    门外守卫敲门又报:“殿下,陵台河段到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