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登上天安门城楼(第1/2页)  北漂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月的天气,南方与北方的温差还是挺大的,南方还下着雨北方却飘起了雪花,可见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辽阔。

    北京西站于1996年1月1日开通运营,在开通运营时曾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道客运站之一。衣衫单薄的吴凡在寒风凛冽中紧裹着夹克衫走出北京西站,他没有心情欣赏这伟大的建筑,只是心中感慨首都的人多熙熙攘攘的人群c普天盖地的“黄色面的“c”住店吗”c”要发票吗“c“北京地图一元一份”各种揽客声c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兄弟,您去哪儿?我开车送您”一位‘面的’司机拉住吴凡,边说边把后车门拉开。

    吴凡初来北京,在这高楼林立c道路纵横的首都,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去天安门,索性就进了“面的”图个方便。

    “兄弟,您去哪儿!起步价是10元,十公里后每行一公里加一元,这有计价器,绝对的童叟无欺”司机一边开车驶出西站,一边询问吴凡,还不忘给吴凡指下计价器。

    ‘天安门’司机的热情和吴凡冷冷的回答形成鲜明的对比,司机也没有生气,继续询问吴凡:“去天安门呀,那我们走环路,还是走长安街?”

    吴凡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有些疲倦了,他闭上眼睛懒懒的回答道:“随便”

    “得嘞,兄弟,看您就是个爽快人儿,头次来北京吧,哥哥拉你走环,您也欣赏欣赏北京的立交桥北京的立交桥啊,是各有各的特点,设计风格都不同“司机喋喋不休的介绍着北京的立交桥,也不在乎吴凡知否在听。都说北京的‘的哥’能侃,这还真不是吹的。

    (题外:当时,在北京的大街巷,只要有汽车的地方,都有“面的”在行驶,成为京城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北京街头,满眼望去,几万辆“黄虫”穿梭往来,也算是那个时代北京一道“靓丽”风景。)

    吴凡没有心思闲聊,也没心情欣赏风景,打起了瞌睡,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醒醒,兄弟耶”不知过了多久,司机把车停在路边叫醒了吴凡。

    “到了吗?这是那儿?”吴凡揉着睡眼惺惺,看下窗外四周,疑惑的问道。

    “这是前门,大栅栏,哪儿就是天安门,长安街上不让停车,哥哥我只能把您放到这儿了”司机边说边指天安门的方向对吴凡说道。

    吴凡顺着司机指的方向看去,心里有些激动:天安门是天安门!和时候看到画上的天安门一样

    “兄弟,车费一共是56元,这发票是全国统一的,回去您可以报销”司机一边指着计价器上的数字,一边给吴凡打印发票说道。

    “56!“吴凡听到司机报出车费价后,收回了看天安门的兴奋目光,疑惑的问,以为自己听错了。

    “56,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司机笑呵呵递上发票。

    吴凡:“怎么这样贵,不是十元吗?”

    司机:“兄弟,十元是起步价,多一公里加一元钱,我们走的是环路,上车时我就问过您,是不是走环,环路是全封闭的全程公里,56元车费一点都不贵”

    吴凡有点懵,明明知道司机绕道宰客,可是,那又能怎样?!别说自己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的,就算是老北京没有拒绝司机帮你选的路线,到站你也得给钱。吴凡只能自认倒霉,付了车钱。

    司机收了车钱,狡黠偷笑,殷勤的帮吴凡打开车门:兄弟,祝您在北京玩的愉快

    吴凡看着远去的‘面的’心里暗骂道:真是个笑面虎,杀人不见血的老狐狸。

    吴凡刚想走向天安门,就被一位女孩拉着:“先生,您去八达岭长城吗?50元一位,中午管饭,明天早晨观旗仪式后出发‘’

    吴凡摇了摇头,女孩没有放手继续道:“我们是正规的旅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