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入宫(第1/2页)  塞上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ngua=otjavaotsr=otgagapa-tprightjsot

    长欢来到正殿,走到殿中央,向皇上行礼。皇上在龙椅上坐着,垂下眸子看向长欢,只敷衍着应了一声,脸上丝毫没有愉悦的神色。

    玉儿将长欢扶起来,长欢低着头,用余光观察着站立在两旁的大臣。

    说来也有趣,站在长欢右侧的是文官。他们各个都垂手低头,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像是生怕不小心惹怒了圣上。而站在长欢左侧的武官就要光明磊落的多,全都昂首挺胸,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不过倒也是情有可原,武官全都是上阵杀敌的大功臣。别看有些武官年纪小,人家拿枪上阵的时候,长欢都还在母上怀里撒娇呢。所以论气势,这些武官自然是不愿意输给任何人的。文官则不同,文官每日上朝议政,稍有不慎,说错了话,便会被皇上拉去斩首。时日一久,文官自然都是谨言慎行,畏畏缩缩的。

    长欢正胡思乱想着,突然感到左臂被人轻轻触碰。她扭过头,看向身旁的玉儿。玉儿面色有些紧张,用眼神示意长欢,看向龙椅上的皇上。

    长欢又扭头看向皇上,皇上脸色严峻,眼中似乎有些愠怒。

    “欢儿啊,在发什么愣呢?朕的问话都不回答。”皇上问道。

    “啊?儿臣……”长欢低下头,思索着怎么回答皇上。“儿臣只是觉得,既是父皇问话,自然要仔细着回答,才不显得儿臣鲁莽。未料惹得父皇心急,还望父皇恕罪。”

    皇上上下打量了一下长欢,幽幽说道:“无妨。欢儿长大了,自是有了自己的考量。是朕心浮气躁,错怪了欢儿。”

    长欢行了一礼,低头回答:“谢父皇体谅。”

    皇上点点头,不再跟长欢客套,直入主题:“近日匈奴动乱,似是要南下进犯。欢儿你也知道,如今国势正弱,如若真要调兵上阵,怕是会有所不敌。”

    皇上顿了顿,观察着长欢的反应。长欢心中明白皇上的意思,却不作声色,等着皇上把话说完。

    皇上见长欢也不回话,干咳一声,接着说:“眼前木尔达大单于的儿子也到了婚配的年纪,若是能借此机会巩固两国之间的关系,平定匈奴动乱,倒也不失为好的办法。”

    长欢轻抬起眼眸,看了看龙椅上的皇上,嘴角扯起一丝冷笑。

    皇上见无人应话,干脆直接挑明:“没记错的话,欢儿你也到了豆蔻年华。正好今年想给你寻个亲事,如此一来,倒正好能事半功倍。你……意下如何啊?”

    事半功倍?呵。长欢心里冷笑一声,说出的话也十分凉薄。

    “父皇心思缜密,考虑周到,儿臣属实佩服。不管是江山社稷,还是儿女情长,西去和亲都是最好的选择。儿臣,愿意去和亲。”

    此话一出,文官都松了口气,似是办妥了件什么大事。武官反倒有些紧张起来,都在窃窃私语,一时间整个朝堂有了不小的骚动。

    皇上环视一圈窃窃私语的人,一拍桌子,严肃说道:“安静!朕在议事,尔等作甚扰乱朝廷!”

    众臣见龙颜大怒,这才安静下来,垂首听皇上讲话。

    皇上又环视一圈,深呼了口气,对长欢柔声说道:“不愧是朕的女儿,颇有朕的魄力。朕这就传人去西域通报,叫那帮匈奴准备好上等的酒食招待我中原的公主。这几日就容你回去准备行囊,五日后,朕差人送你去西域和亲!”

    许是皇上的目的已经达成,连说话的语气都有些轻快。长欢的内心丝毫没有波动,只行礼谢过皇上。皇上又问了长欢有何心愿,趁着在中原的最后五日,都任着长欢实现。长欢没有什么大愿望,只说了想去见见母上。皇上龙颜大悦,连连说好。即刻便唤来楚云清送长欢去后宫,顺便差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