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第2/3页)  无相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字不多道后面慢慢地能写出一点稍微有点点的意思的东西,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周夫子又沉默了片刻,补充道:“伯仁,自幼父母双亡,随流民而来。国师让他来书院找老夫时告之收其为徒之缘由,当年俪州蝗虫洪涝致使民不聊生,食不果腹,所属国齐王,歪风邪气朝纲暴戾,饥饿致死者不下三十之万。国师出游遇见他在街上乞讨,面黄肌瘦,饿得奄奄一息,便给了他一些吃食。当时,哪怕是一个馒头被人看见都有可能会因此丧命。”

    周夫子从窗台离开,慢慢地走向门口,随阶而下,继续说道:“国师给了他三个馒头,他拿着馒头的时候眼里都是那种渴望,可是他在犹豫之后强压住眼里的欲望,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下四周之后把馒头放进怀里藏好,只拿出半个馒头,细嚼慢咽。半个馒头,他吃了很久。他的聪明之处在于,在国师面前吃完的。有气质不凡地国师守护,他便不用怕周围那些充满因饥饿而想杀人的目光。吃完之后,他对国师深鞠一躬,继续又如之前那副饥饿状态地神情,慢慢孱弱地走回去。”

    “国师出于好奇,好奇他的坚忍。便跟随他身后看他要怎么处理那剩下的两个半馒头。国师看见,他把那半个的馒头放在一个躺着地上快要断气的老者。在出城之后,人少的地方他便开始向一个方向拼命奔跑。”

    周夫子背负双手,慢慢地向山下走去。

    跟随其后地李相如微微一愣之后,又沉默地跟随上去。

    “那剩下地两个馒头呢……”老夫子脚步停了下来,抬头望了望天空的如棉絮一般地白云慢慢移动,说道:“国师随他跑进去一个小破庙,庙里神像台下藏着一个衣衫褴褛地妇人,妇人怀里抱着一个不到一岁地婴儿,婴儿因为饥饿不断的哭嚎,声音却已经是微弱至极,妇人脸色满是哀声,似乎也知道自己这孩子就快要死了。”

    “伯仁叫唤出来妇人,把一个馒头给她,让她吃下。他自己找出一个碗,用清水沾湿润馒头,撕下来一点一点的喂到婴儿地口中。当妇人面上露出笑的时候,当婴儿呼吸平稳熟睡了

    以后,他开心的笑了。”

    “那个时候,伯仁八岁。”周夫子将望向云层地目光收回,看着脚下那条弯弯地下山路,对这个故事做出了结尾叙事。然后不再说话。

    李相如沉默地听着,心里却不禁地感慨。在那个世界里,他也曾与妹妹相依为命,竭尽全力地去保护她,去呵护她,去给她最好的。他也挨过饥饿,接受过别人的毒打谩骂,可是为了生活,为了她的妹妹,他全都屈辱地忍受了下来。多少次在大都市群魔乱舞地夜里,他一个人站在空荡漆黑地阳台孤独流泪。他也不大,在很多人眼里依然是一个孩子,却承担起了成人该承担的责任。

    周夫子回转身过来,对李相如微笑道:“你的坚韧不亚于伯仁,听说,你也做过一首诗?”

    “啊?诗?”李相如闻言一愣,要说什么诗,他铁定是不会的。就算是从后世剽窃而来的,他也是不记得自己念过什么诗。

    周夫子微笑地望着他,却不搭话。

    李相如挠了挠头,嘿嘿一笑。

    周夫子爽朗地笑了笑,也不在意,道:“老夫要走了。”

    李相如收敛了笑容,其实当夫子往这边走的时候,他便猜测到了。

    “留了基本书在你屋子里,有空多读读。今天给你讲的故事,你是聪慧之人,应该可以领悟到的。”周夫子道。

    李相如点了点头,叹息一口道:“弟子谨记,不再冒然行事,不会让仇恨在心里蒙尘。”

    周夫子捋须点头,看着李相如面上有一丝担忧之色,他望向倚在小屋院子门边地小姑娘,又随着李相如遥望都城安宁镇地目光,笑着安慰道:“老夫举得,院子里的那个小姑娘不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