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零一章 战后余波(第1/3页)  驿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零一章战后余波

    六月初三,伏允身死,慕容顺斩杀天柱王率部降唐的消息快马传到长安李世民手里。u点李世民龙颜大悦,下旨封慕容顺为大唐西平郡王、吐谷浑趉故吕乌甘豆可汗。因为担心慕容顺无法压制伏允和天柱王在吐谷浑留下的残余势力,李世民同时还下旨让李大亮率部留在吐谷浑“协助”慕容顺。所谓“协助”究竟是怎么回事,天下人都明白。从此,曾经雄踞西北不时扰乱边境,让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的吐谷浑成了大唐属国。

    李世民的担心不是没道理。李靖和侯君集率部班师回朝后,李大亮兵力有限只能在留在伏俟城附近协助慕容顺镇压伏允和天柱王的残余势力。就在李大亮和慕容顺忙于镇压伏俟城附近的叛乱分子时,在吐谷浑的西部偏远,伏允立下的太子达延芒结波以伏允正统继承人的身份重新竖起王旗,召集那些因战争四下流散的牧民和战士,短短十多天竟然聚拢了数万人。随后,达延芒结波带领收拢来的牧民和战士前往鄯善并定居于此。

    达延芒结波公然反抗大唐统治的行径让李世民心中很是愤怒,本想再次出兵讨伐。只是考虑到李靖率领的大军经过两个月的苦战早已疲弱不堪,且已撤了回来,若再让他们出征恐军心不稳。况且吐谷浑已经分裂,慕容顺成了大唐的傀儡,达延芒结波的势力弱小又远在鄯善根本威胁不到大唐,犯不着劳师动众再征伐吐谷浑。于是李世民忍下了这口恶气,想等慕容顺稳定了吐谷浑的局势再以讨伐叛逆的名义出兵攻打达延芒结波。

    可令李世民没想到的是,慕容顺因为久在中原当人质,在国内没什么名望不能服众,就在贞观八年底,他竟被吐谷浑人所杀。他死后大臣拥立其子诺曷钵继位(历史上慕容顺死于贞观九年,因本书中讨伐吐谷浑之战提前发生了一年,所以慕容顺也只能提前一年死)。【叶*子】【悠*悠】只是诺曷钵年幼,大臣们都当他是傀儡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互相之间只顾忙着争权夺利,国内乱作一团。为了稳住吐谷浑的局势,李世民派李大亮率精兵前往吐谷浑作为诺曷钵的后援,并封诺曷钵为河源郡王,吐谷浑乌地也拔勒豆可汗。有唐军的相助诺曷钵才稳住了吐谷浑的局势。因为这次吐谷浑的内乱,让李世民明白,指望吐谷浑稳定下来讨伐达延芒结波根本不可能,遂断了讨伐达延芒结波的念头。当然这都是后话。

    贞观八年六月底,李靖率大军班师回朝,李世民亲自出长安城相迎。大唐开国以来能享受这种待遇可谓凤毛麟角。然而,李靖这边刚刚享受了一回殊荣那边就有人告发他谋反。告发他的便是高甑生和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

    先前已详细说过高甑生的来历以及这次李靖被高甑生和唐奉义告发谋反的结局,就不再赘述。这次重点要说的是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

    唐奉义原为宇文化及的部将。宇文化及杀害隋炀帝后,率领十万骁果想从扬州返回长安,途中受到李密、窦建德以及唐朝的李神通攻击。宇文化及连战连败,后困在山东聊城。王薄假意投靠宇文化及,进了聊城后放窦建德入城活捉了宇文化及。窦建德在河间斩了宇文化及和他两个儿子。唐奉义此时应投降了李密,后来随瓦岗诸将投降大唐。

    贞观二年,李世民重新翻出隋炀帝被害一事的旧账,下诏将参与谋害隋炀帝的一干人,如莱州刺史牛方裕、绛州刺史薛世良、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武牙郎将高元礼,依照裴虔通的处罚标准,全都除名发配到岭南。贞观七年,李世民又重新发了一道类似的诏书,在这份诏书里不仅对上述众人予以重罚,连他们的子孙也一并牵连了。【叶*子】【悠*悠

    不过唐奉义运气非常好。因为他在贞观二年之前就任广州都督府长史。广州地处岭南,乃边远贫苦之地,而且那里的獠人非常多,獠人与汉人间的矛盾非常深,经常因为一点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