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5.建奴奸细(第1/3页)  甲申太子征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明朝沈阳城,建奴的盛京。

    肃杀的秋风中,一支十多人的骑队进入了盛京。马上的人风尘仆仆,毡帽之下,明显是汉人服饰。为首者四十多岁,瘦长脸,几缕鼠须,一双三角眼透出阴鸷的光芒。队伍到了一处大宅院门口,里面就有管家出来了,一看见为首者,就惊喜地向他拱手道:“范老板,你怎么亲自来了。”

    “范老板”说:“有要紧事。”

    管家急忙说:“进里屋坐。其余各位好汉到厢房歇着喝茶,饭菜酒水马上准备。”然后呼喝几个奴仆帮助卸马鞍,并把马匹牵到马厩。

    “范老板”在里屋歇息,喝了两杯茶,吃了一碟点心,范文程才进来。

    “范健叩见老爷!”

    “免礼!快坐。”范文程拉着范健坐下,问:“你家范永斗老爷还好吧?你出口之前,他可有什么交代?”

    “回老爷的话,小的这次并没有从大同绕路,而是直接从蓟镇边关出口的。”

    范文程睁大了眼睛:“你这次从蓟镇出口,边墙明军可曾麻烦你?”

    范健鄙夷地笑了笑,说:“老样子,关口形同虚设,明军守口校尉只要给点银子,就都像巴儿狗一样听话。”

    “你这么急着亲自到盛京,肯定有紧要之事。”

    “是的。”范健点头说,“明京里出了一些怪事,只怕将来影响甚巨。小的怕孩儿们说不清楚,所以亲自来一趟。”

    “怪事?”范文程有些不以为然,“只要不是军国大事,无关我大清,就不必多理会。你且说来听听。”

    范健简要地说了朱慈烺预言的洪台吉死亡、福临继位、多尔衮辅政的事,范文程脸色变了,追问了日期、消息来源,陷入了沉思。范健看着范文程的脸色,说:“这些事实在透着诡异。不知这朱明太子,寻访到了什么能人异士、会扶乩打卦,还是找到了什么谶纬之书,竟然连续预言得中。”

    范文程缓缓摇了摇头:“这种事,史书上从未有过。虽然历朝历代都有谶纬之书,无非假托而已。譬如《推背图》,流传甚广,但我搜罗过十几个版本,有一个特征:版本越晚,‘预言’也就越准;版本越早,‘预言’就荒诞不经。显然不过是好事者假托而已。”

    “如果他在我大清安插了细作,得知消息也应该是在事后。而且北京到盛京路途遥远,传递消息更慢。若不是你郑重其事亲自来报,我确实难以置信。”

    范健说:“正是如此。小的也知道,这事若是由孩儿们传报,只怕老爷不信。而且,这朱明太子的奇事还有数桩,只是与我大清无直接关联。”

    “噢?”范文程来了兴趣,“不妨说说。”

    “还有三件事:一是他还预言了孙传庭大军必败;二是他拣选了四十人编制为兵部探马,直抵战场,打探军情;三是说服了崇祯允许他出宫筹饷,竟然迅速筹到十万两白银!这十万两白银一交上去,崇祯立即允准他以抚军例,出宫开府。”

    “太子监国抚军、出宫开府?”范文程非常惊讶:“明国多少年没有的事了!——他究竟是如何筹得这么多银子的?我大清三番五次扫荡京畿,就是要明国不断放血,最终失去财政能力。只要明国朝廷无饷无兵,内不能剿灭流贼,外不能抗我大清,早晚有一天,我大清将能入主中原。”

    他越说脸色越难看:“倘若明国有人能筹得饷银,进而振兴明军,我大清的灭明大计,何时才能实现?”

    他看着范健的眼睛,认真地说:“你再细细说说,这小贼是如何筹得饷银的?”

    “据小的打探,他不知从哪里生产了一种奇怪的琉璃,透明如冰,胜似水晶,做成各种器具,卖给富商巨贾,筹到了首批饷银,而且这水晶琉璃还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