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3.战法深研(第1/3页)  甲申太子征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炮兵团团长荆川子得知中军侦察到,宁陵伪知县许承荫率三百人出城向东支援归德府城,于是请求出战练兵。孙传庭批准。

    荆川子率炮兵团迅速出动,命令三个营长叶行商、惠吾恒、易和安各自率兵拖着大炮,埋伏在大路转弯处,布下了“品”字阵。

    许承荫率领的三百人经过数月训练,行军队伍比较严整。虽然是奔赴府城,队伍前面还派出了一支十人小队作为斥候。这十人斥候小队走在前面,并未发现异常,路过荆川子布下的阵地时,依然昂着头,悠然前进。过了这片转弯的地方,他们当中有个人无意中回头望了一眼,惊讶地说:

    “这里怎么砍了这么多树枝堆了三堆在那里?”

    十人一齐驻足,向路的北边望去,只见松树林后边果然有三堆新砍下的松树枝,周围却没有人影。

    十人队队长说:“袁大脖子,你去看看。”

    袁大脖子应了一声,向前跑去,快到那三堆新鲜树枝附近,忽然脚下一绊,扑倒在枯草丛里,发出一声惨叫,就一动不动了。

    队长觉得有些诡异,立即拔步向袁大脖子奔去,后面八名队员一齐跟上。还没到袁大脖子身边,旁边草丛里霍地站起站起一队人,端着明晃晃的铳剑,猛地直扑过来。这九名斥候大吃一惊,慌忙拿起手中长矛抵挡,却不如对方迅速敏捷,而且对方还是两两组合,一防一刺,于是九人很快被铳剑刺倒在地。

    许承荫骑在骡子上,在队伍中间,忽然说:“前面松树林后,好像隐约有惨呼之声。”

    众人停住脚步,侧耳倾听一下,说:“唯有风声。”

    许承荫自宽地说:“应该是本官没听清。前面有斥候,倘若有意外,一定会有人回头汇报的。”

    于是队伍又继续前进。快到拐弯处,忽然前面迸发三道火光,发出“轰轰轰!”三声巨响,宛若惊雷,三枚铁弹突然飞来,贯穿队伍,就像三尺钉耙划过泥地,犁开三道人缝,最起码有一百五十多人死伤倒地。许承荫的骡子被打断一边腿骨,颓然倒地,把许承荫压在身下。

    “轰轰轰!”又是三声炮响,距离更近,位置在侧后方,顿时三蓬铅弹暴雨罩在队伍后半截,慌乱不堪的队伍又倒地一半。剩下的人耳朵嗡嗡,恍然以为天崩地裂,却再次听到“轰轰轰!”三声巨响,弹雨再次来袭,剩下的人纷纷倒地。

    最后站立的仅有数十人,捂着耳朵,佝腰弓背,肝胆俱裂,瑟瑟发抖。

    这时,一声呐喊骤然响起:“杀!”数十人端着铳剑,从草丛中一跃而起,列队奔来,三下五除二,将残兵捅死。

    硝烟弥漫,血流满地。

    荆川子命令打扫战场,整队离去。到了预定会合地点,荆川子发现三团各营都回来了,唯有最早凯旋的支典,又出征了,因为得到夏邑伪知县尚国隽率兵支援归德府城的消息。

    对于一些百姓投军的问题,孙传庭认可了支典和张方先的做法,把他们带回来的新兵编入了直属营。

    直属营本来就是出征前临时组建,缺额甚多,只有一百六十多人,军官欠缺。孙传庭组建直属营,主要是为了身边有一帮人护卫,所以从战训室抽调了一些人手,再从京锐营里精心选调了一些体壮的二十以下的士卒组建而成。现在正好把新招士兵补充进去。

    孙传庭亲临炮兵团,要求进行战后总结。荆川子汇报了战场部署和作战过程,说:“此战证明炮兵可以独立击溃消灭步兵。但是,掩盖大炮时,万万不可仅将树枝堆在火炮上,而应该努力插地竖起,使之更像树林,否则容易引起怀疑。”

    孙传庭令其将作战过程写成文字,并且准备修改完善炮兵操典和作战条令。随后全军东进,准备与支典所率的一营兵力会合。

    支典设伏拦截夏邑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