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6章 红白喜事,李家大闹(第4/8页)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平在外也抬不起头来。

    所谓夫荣妻贵,却也是有所负担的。

    “女人们凑在一堆,无非就是聊聊家常,比比脂粉头面什么的。高雅些的,就是插花品茗。正头夫人,是不屑于那些个吟诗弹琴的做派的。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儿,倒是不急。他们家现在做小本买卖,你懂得算账持家,把家里内务操持得井井有条,便是贤妻。”

    季菀听着着母亲说这些话都觉得悲哀。

    这个时代女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穷苦人家就不说了,操心着一日三餐。便是富贵人家,女人一辈子所处的位置也就后宅那一亩三分地。

    她是打算以后还要教大伯娘做其他吃食买卖的,所以家里的账很重要。

    不过胡翠想多学些知识,也的确是很重要。

    “无论学什么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慢慢来。你有基础,只要耐心些,总会有长进的。我家里有一些,你先拿回去看,有不认识的字,或者哪句不懂的,就用笔做下记号,第二天再过来,我一一与你讲。”

    胡翠喜上眉梢。

    “嗯,谢谢周姨。”

    **

    冯月出嫁还是办得比较风光,至少在乡村里,算不错的。吴氏给她置办了四套行头,两床被褥,还打了一对银镯子。除此之外,还有三两嫁妆银子。

    这些季菀都是听冯梅说的。

    冯月嫁的是外村,虽离得不远,但出嫁的女儿,一年到头也难得回娘家一次。送女儿出嫁的吴氏眼含热泪,万分不舍,就连平日里最没心没肺的冯梅,也红了眼眶。

    男丁们送新娘子到婆家,冯家女眷们便招呼亲朋好友吃席。

    热闹了一整天,到晚上才渐渐消停。

    冯家的才办了喜事,隔壁季家却马上要办丧事了。

    李氏死了,因受不得服役之苦,累死的。

    一大早,季菀就被丫鬟曾婷叫醒了,急匆匆的来了堂屋,从大伯娘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

    她有些震惊。

    “今天衙门里来人,让家里去领尸体。”苗氏神情复杂,“你大哥已经带着阿平他们去了。”

    周氏沉默半晌,问:“阿云和阿松知道吗?”

    苗氏叹道:“阿松还没起来,阿云知道了,哭着跟着去了衙门。”

    季菀也没说话,她想起了三叔季远。李氏死了,生前再大的罪也就抵消了。也就是说,季远可以继续参加科考。

    今年童试的时间已经过了,明年季远才能入考。而考举人,则需再等三年。

    另外,古代女子低下。发妻若丧,夫守孝可以月代年。所以季远只需要守孝三个月,便可续娶。

    以刘氏的性子,怕是过不久就要为季远续弦。

    她猜得不错,刘氏得知李氏已死,高兴得差点没放鞭炮庆祝。在她眼里,李氏是儿子的污点,是挡路石。现在这个女人死了,儿子就能顺利参加明年的童试,只要考上了秀才,就能做教先生,收入也会越来越多。以后她就不会再受周氏的气了。

    至于季松和季云会不会伤心难过,她才不管。

    若放在往常,李氏这么一死,周氏和季菀肯定会被人说道议论。但现在知道他们家今非昔比了,也不敢轻易得罪,参加葬礼的时候,也都默不吭声。

    季云哭得肝肠寸断,一声声的叫着娘。

    季松也哇哇的大哭,任是铁石心肠的人看了也不免唏嘘同情。

    季远惯会做戏,面色十分哀痛,瞧着还真是一副情深义重的模样。

    刘氏是做戏都懒得做,还笑眯眯的收礼金。而就因礼金的问题,李氏的娘家人又和刘氏起了争执。

    “我女儿在你们家吃糠咽菜的受罪,却被你们这些狼心狗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