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章 亲事近了(一更)(第4/7页)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些豪门的‘奢靡’,已能以平常心对待。

    “周府和安国公府都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寻常那些世家或者普通贵族,未必有这样的气派。”

    她这样对妹妹说,“咱们刚来京城不久,也没怎么出过门,所见所闻有限。等以后住久了,肯定会出入那些公卿之家,见得多了,你就知道了。”

    豪门那也是分等级的。

    所谓世家,那至少都是三代底蕴,还得好好经营,要不然,连个后起之秀都不算。

    那时他们一家回京不久,没多少人知道他们,也就靠着在北地的时候认识了陆非离有了些交情,才能光明正大登安国公府的大门。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季菀刚得了天子亲口御封,二品县主,还将生产缝纫机的重任交给了她。京城里那些世家贵族们自然会闻风而动,早偷偷的去打听这位据说周家旁系外嫁所出的长女了。

    最多不出三天,太师府绝对会收到来自各府夫人闺秀们的拜帖。

    要知道,天子所赐,那可是无尚荣耀。便是知道周氏真正的身份,那些世家夫人们,也会缄口不语。

    纵然季菀的确有功,但一个平民出身的小姑娘,也不至于一跃成为县主的地步。皇上如此施恩是为什么?还不是看在周太师,看在整个周家的面上,当然也是要洗刷周氏的污点。

    明德帝都做得如此明显了,连皇后都没说什么,那些高门贵族们,哪还会不知死活的去提当年旧事?

    没了这重顾虑,世家们随之想到的,便是要攀亲了。

    季家是小门户,可周家是高门啊。老太师素来心高气傲,儿女结亲门第次要品行首要。所以想和周家结亲,其实不那么容易。而且周家这一代,还没有适龄嫁娶的子女。

    季菀今年十四,刚好到了说亲的年龄。

    她非周家嫡系,只是表亲,却又有县主的身份在,娶进门还能和周家攀上亲戚,自然便是许多氏族结亲的对象了。

    恰好安国公府夫人,便是其中一个。

    周氏携子女回京前,她就收到了儿子的信。周氏回京的第二天登门道谢,她一面含笑接待,目光却是落在季菀身上,不住打量。

    儿子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性子什么样她还不知道吗?

    若非对这小姑娘有几分心思,何须特意在信中特意提起?更何况…安国公夫人想起两年前除夕,长子曾问过她关于周氏被逐一事。言语中对周氏的长女,也多有赞誉。

    收到长子的来信后,她立即就给丈夫写了信。得知长子在北地对周家格外关照,还曾救过小姑娘的命。连人家搬家开店,他都亲自去了。

    安国公夫人立即就明白了。

    长子八成对人家姑娘起了心思。

    安国公府是武将世家,门第观念不如那些文官清流重。安国公府的几个夫人虽都是名门,却也算不得多显赫。陆非离这一代,头上有两个堂兄,才定亲不久,也都不是豪门贵族。就连陆非离的嫡亲长姐,虽说嫁得也是侯门,却非显贵。

    安国公夫人之前给长子挑的儿媳妇人选,都不是顶级世家出身。她看重的,还是对方的品行。

    当然,门第太低也不行。

    如果季菀只是个农家姑娘,她也不会考虑。

    长子日后是要继承安国公府的,是未来的安国公,他的妻子会是整个公府的当家主人,将来要和各大世家夫人打交道。如果出身眼界太低,也会让整个陆家蒙羞。

    可现在不同了。

    一来有周家给季菀做后盾,二来她自己身份也高了。三来,她现在才十四,怎么着都得明年再出嫁。这一年,足够她出入各大府邸,增长见识。而且她第一次见季菀的时候就发现了,小姑娘虽说出身乡野,言行举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