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五章 亏欠(第1/3页)  大唐梦红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亏欠

    立政殿内,李世民端坐在龙书案之后,在一旁锦墩上坐着的是长孙无忌,君臣二人面面相觑,沉默了许久,最终还是李世民打破了沉默。

    “辅机!你可是觉得朕亏欠了独孤策!?”

    长孙无忌心头一震,他的确这么想过,但是他更清楚,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陛下何出此言!”

    李世民叹息一声,道:“辅机!这里不是朝堂,朕只想要你一句实话,你可是觉得朕亏欠了独孤策!?他虽说是为祖母守孝,可如今毕竟不是独孤氏一门的长房嫡支,丁忧守孝哪里就轮得到他了,朕若是降旨夺情,旁人也说不出什么,可朕还是准了,可朕知道,背地里怕是要有人说朕凉薄,亏待功臣。”

    长孙无忌心中苦笑,半晌才道:“臣不觉得有何亏欠,或许世人会这么想陛下,但是臣不会。”

    “哦!这是为何!?”

    长孙无忌道:“因为陛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是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

    以长孙无忌的智慧,他自然不会猜不到,李世民的心里已经对独孤策有了些许忌惮,说起来倒也可笑,李世民可是个马上皇帝,当天天下大乱,李世民也曾披坚执锐,征战沙场,多年来建立了赫赫武勋,可观今日之事,李世民分明就是对独孤策有所忌惮了。

    李世民会如此,倒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身为一国之君,独孤策小小年纪,已然爵封国公,如今立下这等盖世奇功,身为君主该如何封赏以酬其功?

    异姓王!?

    长孙无忌是从那么时候走过来的,莫说是大唐,历朝历代,异姓封王的有几个能得好下场的,要不就是犯上作乱,要不就是无罪而诛。

    事实上,在独孤策回来之前,长孙无忌也在担心,担心独孤策位极人臣之后,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好在独孤策是个懂事的,没有让李世民为难,主动退了。

    别人不知道,长孙无忌可是很清楚,独孤策纵然是立下了盖世奇功,可是立政殿内,谈何独孤策的奏折摞起来都能有一人高了。

    擅自掠夺突厥可汗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财物,不经奏请,接纳突厥贵族投降,更是在擒住了颉利之后,擅自将颉利杀了,至于弹劾独孤策擅杀俘虏的奏折,更是多不胜数。

    别人看得见的只有独孤策骄纵,嗜杀,贪婪,越权,可长孙无忌知道,这正是独孤策的智慧所在。

    自污!

    历朝历代,这等事难到还少了!?

    比如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刘邦平定天下后,按照惯例,要进行论功封赏,在为功臣们排名时,他把从未带兵打过仗的萧何排在了第一位。

    萧何非但排名功臣第一,而且刘邦还赐予他佩剑穿鞋上朝,不必急步快走的特殊恩荣,另外,还加封了萧何父子兄弟十几个人的官爵。

    于是有满身伤痕的大将不服了,意思是,俺们在前线出生入死,凭什么比不上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老萧呢?

    刘邦以其独有的嬉笑怒骂的风格,非常不客气地答曰:你们充其量是“功狗”,人家萧何可是“功人”。

    表面上,捕获猎物的是猎狗,但牵着狗的,指挥狗的,却是人啊。

    意思很明白:你们不过是棋子而已,萧何是下棋的人。

    可见,刘邦对于萧何的评价真是高。

    虽然高,却也是恰如其分,并无过誉之词。

    的确,在刘邦夺取天下的道路上,萧何的确起到了别人难以取代的作用。

    首先,萧何是刘邦的后勤部长。

    古时候的那些农民起义,要想最终成事,必须要有一块根据地,流寇主义是不可能成功的。在楚汉相争时,刘邦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