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孩子究竟应该算是我哥哥的孩子呢还是我地孩子?
虽然我知道自己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很不道德,但是,这总是一个问题啊。
是啊,张苏说得对,我无论如何都应该去看看那孩子的。
“我刚才算了一卦,那戒指里面的那个人应该是一位皇族,而且身份显赫。这让我忽然
一件事情。
”清云继续在说。
“什么事情?你不要老是说半截话啊。着急!”清月白了他一眼。
“呵呵,你别着急嘛。”清云笑了笑,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的靖难之役你们知道吗?”
我们都摇头。我对明朝历史确实不怎么了解,只知道朱元璋和崇祯皇帝。
“那我给你们简单地讲一讲。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次子朱允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并乘机逮捕之。朱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造反。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jiān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jiān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jiān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那这个‘靖难之役’与这件事情有什么关系?”我不解地问。
清云回答道:“‘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告终,即为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永乐皇帝。《永乐大典》就是由他倡议修撰。建文帝却下落不明、不知所踪。永乐皇帝即位后,大肆杀戮建文皇帝的故臣,手段极其残忍。前面我讲的建文皇帝的大臣黄子澄、齐泰斗被其凌迟处死并被灭了三族,黄子澄的妹妹被没入妓院充当jì nǚ。还有,当时著名的大儒方孝儒因为不满朱棣的篡位而被腰斩并灭了十族。在古代最厉害的刑罚就是灭九族了,但是方孝孺却被灭了十族。这第十族就是指他的那些学生们。由此可见永乐皇帝的残暴。”
“什么是九族呢?”张苏问。
清云答道:“所谓九族,是指从己身往上数: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数:子、孙、曾孙、玄孙,总共九族。”
“那后来建文皇帝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我问。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有人说他在朱攻进皇城的时候就死了,但是却没有人发现他的尸体;有人说他跑到了福建;还有人说他跑到了西南某处为僧。《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一章所载的朱允流落西南时作的一首诗:‘阅罢楞严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瘴岭千层回,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鸟早晚朝。’这首诗显然兼有皇帝与僧人双重身份,自哀自叹的意思流露无余。不过到现在为止却没有人能够证明这首诗的真假。我刚才在算卦的时候就感觉那枚戒指里面的人,不,不能说他是人,应该是魂或者厉鬼。这魂的身份显赫,我不禁就想到了这个故事。”
“你的意思是说。。。。。。”我询问道。
清云点了点头,随即拿起那枚戒指:“我估计它的魔xìng已经被你的幻戒压制住了,不然我算卦算不到它的,但是奇怪的是我现在仍然算起来很模糊。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