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2/4页)  二十几岁,痴迷于学习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节:成为放之四海皆可用的人材(2)

    二十几岁时走走弯路也很有必要

    一般来说,即使在你所在的公司也是如此,对于全才的认识仅仅是这样:"全都是些不具有专业人才能力的人。"那些全才们,仅仅因为论资排辈,碰巧成了管理干部,但是他们什么专长也没有,即使在公司内调动也并非是因为对其能力有所期待。总之,所谓全才并不是样样精通的人。

    本来,全才是指无论在什么领域都有过人的能力、无论安chā在哪里都具有相应经验的人。在这些全才身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他们曾经是销售业绩卓越的营销好手,或者是在人事录用、培训时不断提出让专业人士都哑口无言的点子智多星,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曾经是活跃在某个部门的专业人才。

    举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我自己便是如此,由一个专业人才转变为全才以后才得以继续工作下去,后来我自己才意识到自己最擅长的本领原来是在营销方面。而在此之前,从二十几岁时起,我就一直在出版部门和培训部门两个部门转来转去,走了很大一段弯路。

    仅仅在两年半的时间内,我从策划、编辑、制作、校对,到业务拓展、研讨会推进、报告人助理、研讨会策划、教材的策划制作、新型研讨会的策划与开发,虽说是主要工作,但其实是繁杂无比,我都一一体验过来了。

    但是,这样的弯路绝非徒劳无功。因为,我在出版部门锻炼了自己的策划能力,而在培训部门则通过与实业家的沟通学到了管理知识、培养了自己的说服能力和谈判能力,如果没有这些能力,一下子被分配到销售部门的话,几周之内就可能只有辞职走人了。

    事实上,我被调动到销售部门仅仅半年,就拿下了80多家历届前辈们几番尝试都说服不下的客户,走弯路的经历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

    另外,正如前面所介绍的那样,我之所以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了新的事业部的项目经理,与其说是因为我自己提了方案,倒不如说是因为只有我才有着涉及这项事业所有的策划、运营、销售的技术与专业知识。而这些经历,就是我在那之前绕了很多弯路日积月累起来的。

    把一个专业人才从他的专业领域拉开,弄的不好就可能走投无路,但是,对于一个全才而言,走弯路并非没有好处。积累经验、拓展才能才是至关重要的。二十几岁的人更应如此。所闻、所见、所做,一切都是学习。不问成败,任何体验都有价值。

    39 不靠经营学,要掌握经营感觉

    经营学对经营实践几乎没有用处

    经营一家公司就如同驾驭一匹烈马,而且这匹烈马生存的世界是"雁过拔毛"般残酷的世界。

    所以,前面介绍的在留学或研究生院中学习到的东西,即使那些都是最新的经营理论,也不要以为可以在经营实践中派上用场。

    第17节:成为放之四海皆可用的人材(3)

    如果理论与现实之间出现对立,那么,必是理论错误无疑。应该抱了这样的想法去处理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经营学这门学问,就如同报社记者与新闻事件之间的关系一样,采访行为一定是在事件发生之后。而不是倒过来,先有采访,然后才有事件。

    换言之,在得知有那么一位优秀管理精英存在之后,教授就要刨根问底地去咨询调查,然后归纳出原理,写成长篇大论。这就是经营学产生出来的步骤,所以无论怎样,经营学总要在经营实践的后边追赶。

    尽管如此,那些跟不上时代的落伍实业家们,可以学到先进的管理技术,这当然不错。但是,对于一个优秀的实业家而言,学习经营学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经营学与报纸报道一样",这样定位,不是让你去考虑事件(经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