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 章(第1/4页)  这辈子,只能这样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习,大街小巷处处是教材。他随时写日记,想象着有一天他的经历可以成为旅游纪录片的题材。

    在短暂的医学预科课程中,他认识了护理系学生蒂娜,进而相恋。为了节省开销,他们开始同居,然后结婚。之后,蒂娜的工作支付了大部分的开销,让他们可以自在生活。但他渐渐感觉到她的不耐烦,连他自己也感到不如意,他觉得自己应该要走得比现在更远、混得更好才是。

    为了支付学生贷款,他接下了yào厂业务员的工作,却老是和内科医生畅谈人生哲学,没有积极地去签单。他从没放弃回去深造的念头,但心里更清楚,这样一来将会耽搁更多时间,累积更多债务。38岁的他感到沮丧万分,他希望以往累积的人生经验,可以在某方面派得上用场。

    再来看下46岁的史黛西,她非常有魅力,朝气十足。她是个素食者、有机园艺家,经常运动健身。十几岁的时候,前方有无限可能在等着她,她是个好学生、才华横溢的画手、优秀的体cāo选手,游泳和潜水的表现都非常突出,舞也跳得很棒,但她却慢慢荒废了这些才艺。举例来说,她放弃体cāo,只因不想参加正式比赛。为了要继续学舞,她晚了一年上大学,但之后有专业舞团邀请她加入,她却突然放弃,转而跑去念大学。后来她休学了,20年没再回学校。搬到圣地亚哥后,她换了许多工作,像是空姐、酒吧女招待、房地产经纪人、有氧运动教练,并以销售护肤产品和食疗养生品为副业。非常会做菜的她曾经认真考虑开家素食餐厅,但到最后关头又因为太费时费力而作罢。40岁那年她搬到湾区,断断续续在健身中心工作,规划包括营养菜单和按摩治疗的完整课程,但从没发展成专职。只要她开始着手的事,几乎都可以做到顶尖,但她的兴趣从不持久。

    正文 逃避,真的可以换来永远的自在吗?(2)

    深入访谈之后,史黛西坦承她长久以来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舞蹈家。尽管一直从事舞蹈相关工作,但她从未达成这个目标。当我问她为什么时,她将手放在胸前小声地说:“如果,到最后我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呢?”

    史黛西的生活从不乏色彩。她选择了自己的路,并从中累积了许多经验,但她一再地在人生的重要关头,选择用安全的方式逃避,时至今日她才有所醒悟。她想结婚吗?生小孩会不会太晚?要不要拥有自己的事业?她明白自己再也不能闪避这些问题了。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必须下赌注或作出重大承诺的时候。面临这些考验时,辛蒂、雷诺和史黛西一再选择退却观望,最后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曾经听过一个惊人的事实,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中,大多数人最后一次的创作,居然就是他们的毕业展作品。离开学校之后,远离了教授、作业压力、课业期望、同行竞争,以及支持他们创作的环境,他们便停止创作。该如何解释他们放弃了近乎生命中心价值的东西呢?他们最后都告诉自己天分不够?或是从“艺术系学生”到“艺术家”这条路本来就是令人气馁的?

    有些艺术家、运动员、作家、音乐家或数学家放弃了他们的天赋和热情,因为他们选择追求其他更重要的东西,或是改变表达的形式。但更普遍的原因是,他们面临抉择,却选择逃避下一个阶段的承诺,因此放弃了这些在不知不觉当中丰富他们人生的兴趣或天赋。

    正文 放弃机会,你敢保证将来不后悔?

    放弃机会,你敢保证将来不后悔?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抉择。该追求更深入和主导的人际关系,还是满足于当下流于表面却比较安全的关系?应该接下责任更重大的新职位,还是维持现状?

    面临重大抉择时,选择观望、退缩其实是人之常情,甚至是合理的反应。你会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