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cāo有最后的决定权。”
你敬重父母、朋友,但是你最亲密的友人是你自己。你要先和自己做朋友,要先敬重自己;在博得别人好感之前,先获得自己好感,你拥有的最大财富是你的自我心像对自己的好印象;不管是谁,都不能把它夺走。假如有人这样做,那是他固执己见,想要让你过他的生活,而非你自己的生活。
当然,你可以聆听父母、朋友的忠告,可是在最后关头,要自己决定想做什么。只要你想做的,是在一己能力、知识范围之内,只要你想做的不会损害他人,那么,积极地向你的目标迈进,不要让任何人使你在航程中转向;因为你必须信任你的目标,你必须到达你的目的地。
你的目标和父母、朋友的目标是不相同的,你必须要做你觉得非做不可的事,那是你应该行使的权力。换句话说,要让自信帮助你而非反对你。要选择自己的事业,因为你相信它的发展。千万不要选择适应别人的事业,那是失败和苦恼的开端。尊重他人坚守的原则,也就是尊重自己坚守的原则: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
生活中不存在结局
------------
生活中不存在结局〓〓
一个普通人,你问他(或她)希望从生活中获得什么,回答总是些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如良好的教育、优越的职业、美满的婚姻、和睦的家庭、旅游、金钱、成功等等。
这些目标对于你设计令人满意的生活没有多大帮助。奥格曼狄诺认为,之所以这样,原因有二:
第一,这些目标是固定的,缺少变化的,而生活恰恰相反,它是动态的,不稳定的,变幻无穷的。例如说,你希望有一个好的职业,这意味着什么地方有那么一个职业在等着你,它将永远使你感到愉快。或者你向往一桩美满的婚姻,这意味着如果你找到了意中人与他(她)结婚,那么,以后你会一辈子生活得很幸福。
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并非这样。实际上,所有目标如果不做某些调整、更新,就会因时光的流逝而黯然失色。一种工作于第一年兴味盎然,5年之后,则没有多少兴趣了;若仍不更新,10年以后它就会变成机械的活动,20年以后则如同坐牢了。婚姻也同样如此,离婚率也许是婚姻失败的最好的标志。它的持续上升,告诉人们,即使是所谓“白头偕老”的爱情,如果缺乏更新,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削弱,产生变异。
这些特定的具体目标并不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重点所在。其第二个原因是:它们一旦实现,就不再显得重要了。提职、挣一万美金,与世界上最显赫的人物结婚,赢得金牌,获得学位,完成定额这些都只是引诱我们去追求的理想,它们是令人神住的,特别是在开头的时候。但是如果它们只是空洞的允诺,没有在现实中得到实现,就失去吸引力了。美国女诗人艾米狄金森写道:“从未成功者,方知成功甜。”没有哪一个具体的目的一旦达到了,它还能使人们保持对它长时期的兴趣。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这种“理想的境界”,要认识这一点,需要相当的生活阅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只是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而我们总是走在这条道路上。
放弃“结局”的概念,是我们规划人生的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人很难接受这一点。但对单一的幸福结局的追求,总是会遭到失败的。
这听起来似乎悲观,不过那只是在你将生活看成是单纯的情况下才这样。生活是复杂的这才令人感到兴味无穷。
奥格曼狄诺指出:“你应该用这种态度看待生活:将生活看成是在你前面无限延伸的、漫长的、渺无尽头的道路,你只有不断地努力向前走,才不会在中途迷失。”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