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第2/4页)  把话说到心窝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没在一起。我已经叮嘱大毛了,离他们远点,他那两个孩子八成得的是正流行的香港 A 型,招上就得连烧七十二小时,你说可怕不可怕?” 电话突然响,刘太太过去,正要接,看见“显示来电”是朱太太,眼睛一瞪:“糟了!我忘了,她今天没现钱,说晚上叫她先生去提款机提,现在八成要送来。” “没关系,我来。”小刘一笑,把电话接起来:喂,是朱太太啊!对了,孩子好点了吧?我听太太说

    您两位公子有点不舒服,挺为您cāo心的。不过我才看报上登,这阵子的流行xìng感冒,虽然黼容易退,可是不会有什么大碍,三天之后自然就退了。您公子怎么样?噢!明天一定就好了。会钱?什么会钱?哎呀!这不急嘛!您好好照顾孩子,我太太明天再去您府上拿好了。” 突然旁边伸出手,把话筒抢了去: “喂!朱太太啊!您jiāo给巷口老板娘就成了,她离您近,我明儿会去她那儿。” 电话挂上,又狠狠给丈夫一巴掌: “你敢情要我再洗一次衣服?”

    有话好说

    谈到“帮腔”和“美言”,一般入都会想,是由太太帮丈夫。其实如前面两个故事,太太可以帮先生,先生也能帮太太。

    未经套招的真言

    当别人打电话找你的另一半。没错!你是可以立刻把电话jiāo给他。但是如果你是会说话的人,何尝不能借这个机会,为另一半做点公关。 电话是突然来的,你不可能事先准备,你们两口子也不可能在几秒钟内套招。这时你说的话,格外让对方信任。 可不是吗?当小于的太太说小于常提班宝是郎才女貌、人见人羡的一对时,听在对方的耳里,心想:“小于居然私下跟他太太赞美我们。”他能不高兴吗? 尤其对于生意人,今天他不如意,你还能记得他的优点,特别令他感动。

    雪中送炭的话

    同样的道理,当朱太太听到刘先生一接电话,先问她孩子的病情,又安慰她,说不会有大碍,明天一定好;还叫她别急着送会钱,好好照顾孩子的时候,也一定有雪中送炭的感觉。 哪个父母,当孩子生病、不知所措的时候,听见朋友说:“我清楚这种病,不会有大碍。”能不觉得像在茫茫大海里抓住一截浮木? 朱太太也一定会感激刘太太,因为刘先生的话,证明她一定回家对丈夫说了,否则刘先生不可能编得出来。

    人分亲疏,话分内外

    当然,那些听话觉得贴心的人,都不知道对方私底下是怎么说的,因为说话的人已经把负面改为正面。 人都一样,在人前与入后,可以说两种不同的话。前一刻他在家里还损别人,叫“王矮子”、“孙

    猪头”、“丑丫头”,后一刻,碰上那些人,又立刻改成“王先生”、“孙老板”、“某小姐”。连小学生都懂得把爸爸妈妈讲的“混蛋人”,改成某伯伯、某伯母。 看对象、分亲疏、别内外,几乎成为人们说话的本能。问题是,只有那真会说话的人,才知道怎么把私房话当中的材料,经过选择,变成“动听的言语”。

    用情不是矫情

    或许你要责怪这太矫情。只是我问你,你敢说自己讲话,在人前人后完全一样吗? 如果你能像前面故事中的于太太和刘先生,把“赞美”与“关怀”提炼出来,让对方高兴,帮朋友解忧,这矫情不是比你直言好上千万倍吗? “用情”不是“矫情”,能多花点心思说让人舒心的话,就是一种“情”的表现。

    作文最容易的开头是“古人说”, 吵架最简单的开头是“他妈的”。

    第二十章 肚脐上的金环子

    放下电话,美美叹口气,正好让婆婆看见了: “什么事啊?又有同学在世贸中心死啦?” 摇摇头:“没有,没什么事。”看婆婆忧心忡忡的样子,美美笑笑:“不是坏事,是好事,我大学最要好的同学在美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